交银保本基金

2022-05-04 20:34:00 首页 > 金融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投资机构宣传“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今日在2021年陆家嘴论坛上强调,时刻警惕各种变换花样的“庞氏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郭树清指出:各种以高息回报为诱饵,打着所谓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消费资本,消费全返等旗号的骗局层出不穷,其实质都是击鼓传花式的非法集资活动。

  “大家一定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自觉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远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

  #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日前,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主要负责人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存款保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并在发言中称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这当然是有所指的,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保本高收益这种承诺本身就是违规的。2018年4月,银保监就曾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该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不得承诺刚性兑付,针对其实就是各种所谓的保本高收益金融产品,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新发刚性兑付产品,现有的产品允许到2020年底(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银保监会又发文延长了这个过渡期),但总的来说,保本高收益这种方式或者宣传,所有正规的金融机构早就不开始用了,而且也不存在这种理财产品,这样一来,市场上所有宣称保本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都是违规的,说是诈骗,一定问题都没有。

  其次,最近几年相信保本高收益人很多都亏惨了。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了,那些承诺保本且收益在年化10%以上的平台一个个都挂了,从e租宝到团贷网,从深圳红岭到善林金融,巅峰时刻近万家平台到现在只有30多家在苟延残喘,数字变化的背后则是数千万的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哪一个不是冲着所谓的保本高收益去的呢?所以监管部门曾经多次发生6%以上的收益就要打问号了。

  第三,低于6%的收益未必也是安全的!目前随着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不断下降的,货币基金各种宝宝的收益率跌破2%,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4%以上的几乎就没有,三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不到4%了,在这样的情况情况下,5%以上就属于非常高的了,投资者如果遇到,也要谨慎和小心,正如同消保局发言人提醒的那样,要做到选择正规持牌机构、正规销售渠道、正规从业人员、通过正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四个正规,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投资理财安全风险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理财大赛第三季#

  #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日前,银保监会消保局、人民银行消保局主要负责人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存款保险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并在发言中称没有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这当然是有所指的,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保本高收益这种承诺本身就是违规的。2018年4月,银保监就曾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该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不得承诺刚性兑付,针对其实就是各种所谓的保本高收益金融产品,并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新发刚性兑付产品,现有的产品允许到2020年底(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银保监会又发文延长了这个过渡期),但总的来说,保本高收益这种方式或者宣传,所有正规的金融机构早就不开始用了,而且也不存在这种理财产品,这样一来,市场上所有宣称保本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都是违规的,说是诈骗,一定问题都没有。

  其次,最近几年相信保本高收益人很多都亏惨了。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了,那些承诺保本且收益在年化10%以上的平台一个个都挂了,从e租宝到团贷网,从深圳红岭到善林金融,巅峰时刻近万家平台到现在只有30多家在苟延残喘,数字变化的背后则是数千万的投资者,而这些投资者哪一个不是冲着所谓的保本高收益去的呢?所以监管部门曾经多次发生6%以上的收益就要打问号了。

  第三,低于6%的收益未必也是安全的!目前随着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是不断下降的,货币基金各种宝宝的收益率跌破2%,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4%以上的几乎就没有,三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不到4%了,在这样的情况情况下,5%以上就属于非常高的了,投资者如果遇到,也要谨慎和小心,正如同消保局发言人提醒的那样,要做到选择正规持牌机构、正规销售渠道、正规从业人员、通过正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四个正规,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投资理财安全风险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考虑。#理财大赛第三季#

  3种理财方式安全保本,普通人也能躺着赚钱

  从今年1月1日,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就全面退出市场了。

  现在再买这类产品,不仅收益没保证,还可能连本金都亏掉。

  现在很多人考虑,未来把钱放在哪里,既能保本,还能确保有一定收益呢?

  其实还有3种选择。

  第一,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

  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一个《存款保险条例》,如果银行出现兑付风险,比如倒闭破产了,个人存款最高可以赔50万。

  如果你想存超过50万现金的话,可以选择在几家不同的银行开户,每家存一点来规避风险。

  第二,国债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由国家财政信誉做担保,被称为是最安全的理财之一。

  比较常见的国债有凭证式国债、电子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在银行柜台可以买,电子式国债需要开一个托管账户,在网银上进行购买。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利率下行,国债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

  比如10年期国债,在2020年7月到12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利率从3.15%下降到2.85%,现在跌倒了2.7%左右。

  第三种,收益写进合同的储蓄型理财险

  常见的主要有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这两类理财险都是前期投入、后期领取。

  和其他理财相比,它们具有独特的优势。

  终身锁定利率,不受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安全稳健,年金险的利率和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都会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

  即便保险公司破产了,银保监会也会兜底,保证我们的保单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理财险都是复利递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利滚利”,和时间做朋友,它们会回报给你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对来说,这三种方式目前是绝对安全的,适合理财小白,或者理财思路偏保守的朋友。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和资金使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存钱方式,牢牢守住钱袋子。

  觉得有用的话,给奶爸点个赞和关注吧@奶爸保

  3种理财方式安全保本,普通人也能躺着赚钱

  从今年1月1日,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后,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就全面退出市场了。

  现在再买这类产品,不仅收益没保证,还可能连本金都亏掉。

  现在很多人考虑,未来把钱放在哪里,既能保本,还能确保有一定收益呢?

  其实还有3种选择。

  第一,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

  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一个《存款保险条例》,如果银行出现兑付风险,比如倒闭破产了,个人存款最高可以赔50万。

  如果你想存超过50万现金的话,可以选择在几家不同的银行开户,每家存一点来规避风险。

  第二,国债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由国家财政信誉做担保,被称为是最安全的理财之一。

  比较常见的国债有凭证式国债、电子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在银行柜台可以买,电子式国债需要开一个托管账户,在网银上进行购买。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利率下行,国债的收益率也不断下降。

  比如10年期国债,在2020年7月到12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利率从3.15%下降到2.85%,现在跌倒了2.7%左右。

  第三种,收益写进合同的储蓄型理财险

  常见的主要有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这两类理财险都是前期投入、后期领取。

  和其他理财相比,它们具有独特的优势。

  终身锁定利率,不受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安全稳健,年金险的利率和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都会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

  即便保险公司破产了,银保监会也会兜底,保证我们的保单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理财险都是复利递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利滚利”,和时间做朋友,它们会回报给你意想不到的收益。

  相对来说,这三种方式目前是绝对安全的,适合理财小白,或者理财思路偏保守的朋友。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量和资金使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存钱方式,牢牢守住钱袋子。

  觉得有用的话,给奶爸点个赞和关注吧@奶爸保

  银行理财产品过去一直是厌恶风险型投资者的首选,毕竟以前的模式是保本,不管咋样不会亏损的理财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后来银保监会发布了通知,打破了刚性兑付,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要以净值的方式,不再保本了,这样也就出去了今年到3月25日28000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2100只产品净值跌破了1,极少数的产品亏损幅度竟然超过了5%。

  这让很多人想不通,我以为但凡是亏损的你要看属于什么样的产品,有些权益类产品有点类似于公募,在风险等级上相对较高,那么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对现金管理类大概率跌破原始净值的概率就不高。

  但是理财产品亏损这件事最起码能给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买理财也有亏损的可能,与其这样有些人就在想,既然是承担风险,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承担高一点的呢,这样是否未来的收益也高,如此会对理财产品市场有个分流的作用,甚至有些资金会流入基金,而反过来说基金比理财产品的风险要高出很多,相比来说一些人还是愿意参与理财产品,毕竟在所有可选择的产品中银行理财是波动最小的。#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常态化# 头条热榜

  银行理财产品过去一直是厌恶风险型投资者的首选,毕竟以前的模式是保本,不管咋样不会亏损的理财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后来银保监会发布了通知,打破了刚性兑付,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要以净值的方式,不再保本了,这样也就出去了今年到3月25日28000只银行理财产品中,有2100只产品净值跌破了1,极少数的产品亏损幅度竟然超过了5%。

  这让很多人想不通,我以为但凡是亏损的你要看属于什么样的产品,有些权益类产品有点类似于公募,在风险等级上相对较高,那么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对现金管理类大概率跌破原始净值的概率就不高。

  但是理财产品亏损这件事最起码能给人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买理财也有亏损的可能,与其这样有些人就在想,既然是承担风险,那我为什么就不能承担高一点的呢,这样是否未来的收益也高,如此会对理财产品市场有个分流的作用,甚至有些资金会流入基金,而反过来说基金比理财产品的风险要高出很多,相比来说一些人还是愿意参与理财产品,毕竟在所有可选择的产品中银行理财是波动最小的。#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常态化# 头条热榜

  银行系养老理财正式问世,“三性”亮眼!吸引力或超大额存单和国债,又有人排队了

  近日有消息显示,由两家国有大行和两家股份行进行试点的银行系理财产品,养老型理财产品于12月3日火速面世,距离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通知”不到三个月时间,这四家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12月6日开始投资者就可以买到了,不过由于综合性价比较高,而发行规模又相对较小,可能有一拼了,也许排队也不一定有。

  因为有几个特点很亮眼,一是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工银理财是5-7%,建银理财为5.8-8%,招银理财为5.8-8%,光大理财是5.8%,期限都是5年。看到数据也许大家都懂了,目前5年期存款大部分银行在3.35%左右,个别地方法人银行(村镇或民营等)利率也就4.5%左右,最高不超过5%,储蓄国债5年期利率为3.57%,你说香不香?

  其次,一般都是按月或按季度分红,比如建信理财运行一年后每月分红,而招银理财则是成立后第6个月起,根据投资情况按季度分红。

  所得分红不仅可以再投资获得额外增值,也可以补贴家庭日常开支,特别适合老年人养老理财,实在接地气,从而使得养老理财产品综合性价比再一次提升。

  目前大额存单和智能存款按周期付息已经暂停,唯有电子式储蓄国债是按年付息一次,但收益率却不尽人意。因此,它的综合性价比应该超过了存款和储蓄国债,很可能成为投资者“爆款”。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该产品本质上还是属于理财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规定,它仍然不会有保本保息的承诺,在等级上属于R2及以下,即中低风险品种,所以安全性上略低于存款与储蓄国债,这一点必须客观看待。

  然而,在监管“试点通知”中有明确提到,养老理财产品应该贴近养老需要,产品设计和管理运作应当谨慎,换句话说就是在追求稳健前提下体现个性化特征,因此为该产品划定了三个特征:稳健性、长期性和普惠性,其中长期性指投资周期,所以试点为5年期;普惠性就是门槛低,大众都可以参与,所以一般一元起购。

  基于试点,监管明确要求一支产品募集资金上限不超过100亿,单个投资者投资金额不超过300万,相比储蓄国债每期300亿左右规模,还是显得很“金贵”,所以有的一拼,而且仅限于四个城市试点,成都、武汉、深圳和青岛的朋友下周就可以“尝鲜”了。

  银行系养老理财正式问世,“三性”亮眼!吸引力或超大额存单和国债,又有人排队了

  近日有消息显示,由两家国有大行和两家股份行进行试点的银行系理财产品,养老型理财产品于12月3日火速面世,距离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通知”不到三个月时间,这四家银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12月6日开始投资者就可以买到了,不过由于综合性价比较高,而发行规模又相对较小,可能有一拼了,也许排队也不一定有。

  因为有几个特点很亮眼,一是业绩比较基准方面,工银理财是5-7%,建银理财为5.8-8%,招银理财为5.8-8%,光大理财是5.8%,期限都是5年。看到数据也许大家都懂了,目前5年期存款大部分银行在3.35%左右,个别地方法人银行(村镇或民营等)利率也就4.5%左右,最高不超过5%,储蓄国债5年期利率为3.57%,你说香不香?

  其次,一般都是按月或按季度分红,比如建信理财运行一年后每月分红,而招银理财则是成立后第6个月起,根据投资情况按季度分红。

  所得分红不仅可以再投资获得额外增值,也可以补贴家庭日常开支,特别适合老年人养老理财,实在接地气,从而使得养老理财产品综合性价比再一次提升。

  目前大额存单和智能存款按周期付息已经暂停,唯有电子式储蓄国债是按年付息一次,但收益率却不尽人意。因此,它的综合性价比应该超过了存款和储蓄国债,很可能成为投资者“爆款”。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该产品本质上还是属于理财产品,按照资管新规规定,它仍然不会有保本保息的承诺,在等级上属于R2及以下,即中低风险品种,所以安全性上略低于存款与储蓄国债,这一点必须客观看待。

  然而,在监管“试点通知”中有明确提到,养老理财产品应该贴近养老需要,产品设计和管理运作应当谨慎,换句话说就是在追求稳健前提下体现个性化特征,因此为该产品划定了三个特征:稳健性、长期性和普惠性,其中长期性指投资周期,所以试点为5年期;普惠性就是门槛低,大众都可以参与,所以一般一元起购。

  基于试点,监管明确要求一支产品募集资金上限不超过100亿,单个投资者投资金额不超过300万,相比储蓄国债每期300亿左右规模,还是显得很“金贵”,所以有的一拼,而且仅限于四个城市试点,成都、武汉、深圳和青岛的朋友下周就可以“尝鲜”了。

  银保监会发言人再次解释了,没有保本理财了,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很正常。总之一句话,是理财就有风险,强化风险自担意识。

  银保监会发言人再次解释了,没有保本理财了,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很正常。总之一句话,是理财就有风险,强化风险自担意识。

  不少粉丝私信,聊到这个保本保息,收益率还可以的理财产品… 我至今一直参与的就是支付宝和京东金融两个平台的银行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收益率至少4以上,其实相对来说,比大部分债基的收益率更好,更安稳… 今年的债基波动大的让人心躁,有些甚至都赶上股基的跌幅率了~所以大额的闲置资金可以考虑分配到这种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里,当然,一定要选择 银行类型的,保本保息的喔[灵光一闪]

  不少粉丝私信,聊到这个保本保息,收益率还可以的理财产品… 我至今一直参与的就是支付宝和京东金融两个平台的银行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收益率至少4以上,其实相对来说,比大部分债基的收益率更好,更安稳… 今年的债基波动大的让人心躁,有些甚至都赶上股基的跌幅率了~所以大额的闲置资金可以考虑分配到这种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里,当然,一定要选择 银行类型的,保本保息的喔[灵光一闪]

  史无前例!银行理财也开始亏钱了!招银理财日前发售的一只固收类产品,公布其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降-4.42%,首见跌破本金。难道之后不能在银行理财了吗?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资管新规及银行理财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转向净值型,底层资产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客户产品收益表现上。内地理财市场与海外成熟模式逐步接近了。刚性兑付逐渐取消,除了银行定期存款外,其他理财产品都不再会保本保收益,风险和波动性将是投资理财产品首要考虑的要素。

  反正都是亏那还不如买银行股,要不要来放入股市?

  史无前例!银行理财也开始亏钱了!招银理财日前发售的一只固收类产品,公布其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降-4.42%,首见跌破本金。难道之后不能在银行理财了吗?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资管新规及银行理财新规的出台,银行理财转向净值型,底层资产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客户产品收益表现上。内地理财市场与海外成熟模式逐步接近了。刚性兑付逐渐取消,除了银行定期存款外,其他理财产品都不再会保本保收益,风险和波动性将是投资理财产品首要考虑的要素。

  反正都是亏那还不如买银行股,要不要来放入股市?

  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两年的过渡期已经正式结束,银保监会出来发声所有短期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都不允许再销售。

  大家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你买的是什么?

  因为现在是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两年的过渡期已经正式结束,银保监会出来发声所有短期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都不允许再销售。

  大家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你买的是什么?

  因为现在是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2021年2季度我的基金持仓计划分享

  本来预判2季度风险可能高一些,没想到风险竟然提前了。不过虽然上一周跌成狗,但好在我的安全垫足够厚也就跌了年前涨幅的收益。这几天把自己手里的资产又盘了一遍,打算在2季度之前趁下一轮反弹把仓位调整了。

  2021年的市场比2020年会困难很多,我一个理财刚入门1年多的小白还是谨慎些好。

  预计资产持仓分布:

  1,高风险持仓3-6成

  2,低风险在2-5成浮动

  3,大额存单固定2成

  高风险基金仓位不超过6成,今年用网格止盈法,超过目标止盈线就止盈部分,待到大幅回调时再补仓。止盈的钱进入低风险资金池。

  低风险资金分两部分,3.5%年化的灵活资金+7%左右年化的债基C类。目的是如果遇到大幅回调,方便给高风险的股票基金补仓。

  大额存单4.2%的年化,保本。基本可以抗过通胀。二季度后我个人的止盈线是30%/50%/70%,分别卖出20%/30%/50%(个人操作,仅供参考)当然因为我的安全垫足够厚,所以我也不会清仓基金,只会调整基金的比例,作为一个互联网打工人,时间也不太多也不会每天都操作基金。

  对每月定投金额为5000,看情况当月市场情况进入低风险账户还是高风险。大概率是先进入低风险账户再找时机在大跌时买入基金。

  基金的比例都做了降低的调整,降低的原因不是我不相信坤哥兰兰等大佬了,而是我整体基金占总资产比例都降低了。

  高风险(12只)

  1,易方达蓝筹精选

  2,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混合

  3,中欧医疗健康

  4,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

  5,新增:交银优势行业

  增加理由:基金经理何帅是一个很会择时的基金经理,我打算少量资金先试一下。

  6,新增:中欧价值发现

  增加理由:持仓基本是交运设备轻工消费和保险这种低估值行业,在最近A股大跌的时候其还涨了。

  1,上证50

  2,标普信息科技指数

  3,海外中国互联网

  4,恒生中资指数

  5,新增:证券etf

  证券目前估值不高,耐心定投等牛市再临的时候卖出

  6,新增:军工ETF

  军工一般和大盘是负相关,军工最近估值也不高,所以入了点做风险对冲。

  低风险(2支)

  东方红策略精选【20%】股债比大概2:8,持仓的股票和其他的基金相关性都比较弱,为了分散风险选择了这个债券。

  微众银行活期+【21%】这个是类似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年化约3.4%。

  个人持仓分享,不构成投资意见。大家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2021年2季度我的基金持仓计划分享

  本来预判2季度风险可能高一些,没想到风险竟然提前了。不过虽然上一周跌成狗,但好在我的安全垫足够厚也就跌了年前涨幅的收益。这几天把自己手里的资产又盘了一遍,打算在2季度之前趁下一轮反弹把仓位调整了。

  2021年的市场比2020年会困难很多,我一个理财刚入门1年多的小白还是谨慎些好。

  预计资产持仓分布:

  1,高风险持仓3-6成

  2,低风险在2-5成浮动

  3,大额存单固定2成

  高风险基金仓位不超过6成,今年用网格止盈法,超过目标止盈线就止盈部分,待到大幅回调时再补仓。止盈的钱进入低风险资金池。

  低风险资金分两部分,3.5%年化的灵活资金+7%左右年化的债基C类。目的是如果遇到大幅回调,方便给高风险的股票基金补仓。

  大额存单4.2%的年化,保本。基本可以抗过通胀。二季度后我个人的止盈线是30%/50%/70%,分别卖出20%/30%/50%(个人操作,仅供参考)当然因为我的安全垫足够厚,所以我也不会清仓基金,只会调整基金的比例,作为一个互联网打工人,时间也不太多也不会每天都操作基金。

  对每月定投金额为5000,看情况当月市场情况进入低风险账户还是高风险。大概率是先进入低风险账户再找时机在大跌时买入基金。

  基金的比例都做了降低的调整,降低的原因不是我不相信坤哥兰兰等大佬了,而是我整体基金占总资产比例都降低了。

  高风险(12只)

  1,易方达蓝筹精选

  2,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混合

  3,中欧医疗健康

  4,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

  5,新增:交银优势行业

  增加理由:基金经理何帅是一个很会择时的基金经理,我打算少量资金先试一下。

  6,新增:中欧价值发现

  增加理由:持仓基本是交运设备轻工消费和保险这种低估值行业,在最近A股大跌的时候其还涨了。

  1,上证50

  2,标普信息科技指数

  3,海外中国互联网

  4,恒生中资指数

  5,新增:证券etf

  证券目前估值不高,耐心定投等牛市再临的时候卖出

  6,新增:军工ETF

  军工一般和大盘是负相关,军工最近估值也不高,所以入了点做风险对冲。

  低风险(2支)

  东方红策略精选【20%】股债比大概2:8,持仓的股票和其他的基金相关性都比较弱,为了分散风险选择了这个债券。

  微众银行活期+【21%】这个是类似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年化约3.4%。

  个人持仓分享,不构成投资意见。大家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学习

股票

MORE>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