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

2024-06-01 09:36:36 首页 > 股票 share罗斯点睛话投资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未来现金流是指未来盈利的现金价值,这指的是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的核心在于现金流的真金白银,在于无需另行把这些钱投出去才能保住地位或者持续增加销售额,自由在于这个钱可能不是应收账款,不是存货,而是可随意使用的现金,利润赚的是现金是自由现金流才能按100%去计算,自由现金流的可持续性是可以计算的前提,如果没有特许经营或者护城河,这种状态无法持续,也将没有估算意义。

  自由现金流的折现首先是后续有收入,才能E/r,r有可能等于WACC的债与股比例的对资本的折现要求,而E的来源是收入-成本,要想有好的E,通常从收入的增长上下功夫或者从成本的优势上下功夫,从收入而言核心在于需求,这种需求来源于对口味的习惯,来源于政府的特许,来源于重复性的消费,来源于独特的感受,专利和技术而成本,来源于规模化的市场份额,来源于交通或特殊环境的汇集,来源于专利技术的高效,来源于规模后浮动成本每个的降低,格雷厄姆先生对投资的第一逻辑是对净营运成本(流动资产-全部负债)甚至再减去存货的偏执,而首要的是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利润表,而面对目前市场则更偏向于对资产负债表的还原和专注重置成本的计算,重置成本的核心内涵来源于在缺乏特许经营权情况下,市场充分竞争,一个商业模式或者商业体的新增收入来源于竞争者的重置成本,充分竞争的行业的扩张和利润的吸引会导致竞争对手的介入直至消灭所有超额利润,所以在没有护城河的情况下,公司的再投入与竞争者的重置成本一致。

  公司的估值可以分为从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营运成本估值,更升级的重置成本估算估值,而后可以计算盈利能力估值,盈利能力用平均的净利润做一定的优化,除以资产回报率即可得到,如净利润1亿,资产回报率要求WACC10%,公司盈利能力估值10亿,如果盈利能力估值高于重置成本的部分,就是公司的护城河或者说特许经营权的价值,而市值的价值与盈利能力估值的差别就是价格与价值的差别,但痛苦的是,清算价值,净营运资本准确但难以适应普通市场环境(超低熊市可能有选股标的)而盈利能力价值受到的评估偏差会比较严重,这个情况更不能接受高杠杆公司,因为债务过大,对债务的估算或者对债务利息估算的稍稍偏差,利润估值偏差影响极大,而需要足够的安全边际来估算盈利能力价值与市值,这个偏离就是股票超额收益的源泉。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核心逻辑是追求确定性,也就是说把股票当作债券来买,所以回到本源,股票是股息(当然分一部分可能有股息再投资可以产生增长)+股息或利润增长+pe倍数估值的游戏,而pe倍数就是无风险利率的倒数,历史美股无风险利率12%时基本股票就变的毫无意义了也是巴菲特先生解散合伙企业的时间,而如果按照目前美股或者中国定期存款的3-4%债券利息,pe应该是25倍,而美国历史上pe10-25倍之间,如果选15倍能买到合适的股息与增长,自然是极度开心的黄金坑,格雷厄姆公式为E(2*r+8.5)*4.4/Y来计算每股价格,当然现在的8.5pe很难找,Y这个无风险利率也从10降到了约4.4,r这个年化增长其实很难持续维持,能维持的如果是茅台,那12%*2=24+8.5=32倍pe,4.4/4.4基本为1,32倍pe的茅台其实是合理位置,但是除了茅台,谁敢说自己的稳定的r的增长能有10%呢?所以买股票的真正心态是买一种长期债券,而买股票看的不是股票价格,而是股票总市值对应这个企业每年的净利润,

  我说的是自由现金利润哟,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其实换一种说法,如果我有一个舅舅去世了留资产给我,有隆基,有宁德,有建行,有茅台,先不说市值,如果目前给的生意的市值都一样,也基本继承了就有控股权,自己就能控制和拥有这个企业,坦白说我可能第一个选茅台,第二选建行,建行毕竟有高负债,且建行依托了国家四大行的逻辑,如果留给我经营,我这么懒还是买酒和醋吧,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生意了,懂就是懂,不懂就很难懂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