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抢占留学场景高地!“主动出击”重塑经营模式 能否成为未来发展原动力?

2024-06-12 10:06:28 首页 > 银行 财联社

《2022中国国际高中入学指南蓝皮书》

  近日,中国银行与知名国际教育机构联合发布了(以下简称《蓝皮书》)。这份报告是中国银行面向境内国际高中择校期家庭等留学客群发布的首份“说明书式”的服务指南,更是中国银行利用其跨境优势锻造的金融场景之一。

  近年来,“无科技不场景,无场景不金融”被银行奉为经营模式重塑与转型的“铁律”,更写入各家银行的战略之中。正因如此,开放银行、口袋银行等概念不断兴起,银行的经营理念也从此前的“产品思维”转向了“客户运营思维”。

为留学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中国银行此次跨界合作发布的《蓝皮书》,为留学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内容上看,立足留学家庭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从人才培养、政策风向、择校指导、未来发展、金融规划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中的“非金融服务”占据了重头戏,为留学客群提供了详细的择校指导和留学规划。例如《蓝皮书》提出的“择校四步法”为家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专业建议,即秉承“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原则,通过“深度了解孩子、初筛学校、考察学校、精准匹配”四个步骤,从更长线程、更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目标定位,协助孩子做出科学规划。

  作为百年“金融老店”,中国银行为何会在此时出炉一本出境留学的“说明书”?

“围绕客户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用心打造一本可靠的国际化学校择校指南,与各位一起探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如何在变化中寻机遇,真正服务好具有跨境教育需求的客户。”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银行立足“跨境领先银行”定位,积极构建留学场景生态,围绕国际化学校等流量口,推出覆盖对公对私、涵盖B端C端的一站式服务方案,全面助力国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抢占留学场景高地!“主动出击”重塑经营模式 能否成为未来发展原动力?

  中国银行副行长 林景臻

  林景臻还指出,充分发挥场景生态的链接能力,深度融合跨境金融与国际化教育,与国际化教育行业各界携手共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造“金融+教育”优良生态。

  据了解,中国银行委托Nelson和ETU两家公司对留学家庭做了调研,最突出的痛点总结起来有两个:留学规划与学成就业。而在解决客户痛点的过程中,银行的金融业务就成了水到渠成的服务,帮助客户打造“一站式”的生活场景。

  针对出境留学,中国银行充分利用自身全球化基因,依托长年积累的跨境金融优势,将为留学家庭提供从资金规划、账户开立、结售汇到跨境汇款等多样化金融服务。

将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携手更多行业头部机构,打造“金融+非金融”融合服务体系,为留学家庭提供覆盖留学前、中、后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做一个有责任、有情怀的留学金融陪护者,助力“中国根基,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此外,中国银行表示,下一阶段

数字化转型让服务变得更加顺畅

  看清了客户的需求,如何服务好客户成了当务之急。除了专业的团队以外,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能缺席。而依托数字化的能力,中国银行已将金融与非金融服务完美结合,让出境留学的服务更加顺畅、便捷。

中国银行搭建“三位一体”的跨境平台,上线“中银跨境GO”APP、升级手机银行跨境专区、发布“中银指南针”微信小程序,夯实跨境金融服务基础。

  针对出境留学的相关需求与痛点,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及流程优化,持续优化线上留学购汇汇款、自助兑换机、外币现钞预约、外币零钱包预约等功能,通过跨境场景为留学客户提供一站式资讯及金融服务。

  据悉,这是一个跨境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从场景生态入手,为留学家庭提供权威、专业、有营养的资讯,从资金规划、账户开立、结售汇到跨境汇款等多样化金融服务,以及签证、接送机、留学生管家、贵宾厅、语言培训、境内外实习等覆盖留学前中后全阶段的丰富权益,将贴心的跨境金融服务与优选国际化教育资源无界呈现。

  在留学筹备阶段,向前至国际高中择校,中行打造市场独家“境内国际高中库”功能,首期优选全国范围内的500余所国际化学校入驻,为国际中学在读家庭及择校期家庭搭建信息全面、客观、便捷的境内国际化学校信息平台。中行还携手福布斯中国定期发布“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排行榜”和“福布斯中国国际化学校教育指南”,致力于为家长提供更权威的信息和专业服务。

  考虑到准留学的需求,中行还精选了头部机构多项背景提升项目及语培课程等,为留学家庭的申请之路保驾护航,客户可以通过“中银跨境GO ”查看更多活动详情。

  与此同时,留学生家庭还可以使用“中银跨境GO”的“留学费用计算器”,根据意向留学计划在线完成目标院校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评估,通过可视化图表形式进行展示,并根据三档消费需求智能测算,从而轻松掌握资金筹备情况。

  除了基础的学业之外,海外求学期间的实习和项目经历同样对留学生未来的学成就业极为重要。基于留学生对这一方面需求强烈,中国银行针对“金色年华”留学生客户提供了人性化金融体验服务;同时开放“繁星”计划,为广大留学生提供境内外实习计划,帮助留学生提升能力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赋能。

  中国银行2021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在金融科技投入资金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而在未来展望中提及,中国银行将加快战略级场景生态融合发展,强化金融产品与场景融合,提升行业覆盖率与渗透率。加快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建设,推进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 打造智能交互、特色服务、场景开放的线上线下渠道,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多样化场景让中国银行未来可期

  打造非金融场景不仅可以从客户需求中寻找商机,更能够将银行多项服务深度结合,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以中国银行的出境留学场景为例,这一基于中国银行跨境优势而筑起的非金融场景,可以不断提升其跨境业务在市场的竞争力。当前,中国银行在内地及境外6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置的机构,不断加强个人客户境外服务体系建设,为客户提供较为全面的账户、结算、电子渠道等服务。而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客户在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方面的资金管理需求。

中国银行正在推进教育、体育、银发、跨境等在内的“四大场景战略”的建设,

  据介绍,目前针对健康·医疗、留学·跨境、冰雪·运动、商旅出行、美好生活、会员集市六大权益板块,不断完善尊享权益服务体系,提供170余项权益服务,满足客户“衣食住行游娱学养”非金融场景需求。

  实际上,作为国有大型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在场景金融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为商业银行金融场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政府(G)、企业(B)、个人用户(C)和商业银行(F)四个维度

  中国银行在2021年发布的《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四维一体”的金融场景生命力评价体系,即从对金融场景生态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回答“优秀与否”的问题;“一体”是核心原则,即通过“完整、杰出、共赢、流量”将金融场景视为一个整体,是对金融场景整体价值的定性评价,回答“好不好”的问题。

  “当银行不再是‘坐商’,而是主动出击时,其未来发展十分可期。”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非金融场景的搭建,金融场景运营的实质是围绕“用户”思维来构建,以数据贯穿始终,以产品、内容、客服、安全防控四项能力为整体的全生态、精细化深耕过程。

  上述人士表示,在金融场景建设过程中,金融与场景的融合是手段,提升竞争力、实现普惠性才是最终目标。商业银行在金融场景切入、开拓再到深耕的过程中产生并沉淀的金融和非金融数据将为获客、活客、精准营销、产品优化、风险防控注入新动力。

  中国银行的场景策略已经取得了成效。根据该行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该行手机银行非金融场景数达612个,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达7104万户,成为活跃客户最多的线上交易渠道。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