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潮”持续发酵,银行股全线下挫!各大行火速回应;灵魂拷问:责任到底在谁?

2022-08-09 14:02:00 首页 > 银行 第一财经

  受“断供潮”影响,即便在中报业绩加持之下,银行板块近两日仍然持续走弱。7月14日开盘,上证50跌幅达1%,其中,金融、基建全线走弱,Wind申万一级银行指数更是跌超2%,跌幅位列各行业之首。

  就个股来看,截至午间收盘,招商银行一度跌超6%,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逾3%;板块整体来看,42家上市银行股全线飘绿,无一家实现上涨。

银行股此番下跌,或受“断供潮”影响

  一方面,业主断供,银行按揭贷款无法按时收回,而住户按揭贷款在银行内部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另一方面,断供对房地产销售产生负面影响,房企资金回笼压力将加大,如果无法按时偿还房地产开发贷款,银行的房开贷资产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日前有分析称,“断供潮”之下,风险敞口比较大的银行可能是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一来,从住房按揭占比来看,建行、邮储银行、工行、农行、兴业银行、招行、平安银行的按揭占比较高;二来,从开发商贷款上看,风险敞口最大的是民生银行,其次是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整体分析,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风险敞口较大。

  从A股盘面上看,上述几家银行14日的股价表现欠佳,截至午间收盘,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跌幅居前。招商银行A股一度跌超6%,而后跌幅收窄,上午仍跌3.77%。

  (截至14:15左右银行板块个股涨跌情况)

  港股方面,市值超9000亿元的招商银行在开盘5分钟后更是一度暴跌超8%。

  (招商银行H股走势图)

  而在7月13日,银行股已出现全线下跌。截至13日收盘,A股银行股全线下挫。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领跌,分别下跌4.4%、4.12%,股价分别报收6.96元/股、16.05元/股。同时,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均跌超3%;港股中资银行中,招商银行也出现大跌。

  但也有分析称,按揭断供对银行体系冲击有限。根据天风证券研报,央行数据显示,新房按揭贷款发放额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的比值长期稳定在38%~42%之间。在40%的中性假设下,对应按揭潜在断供规模在3600~7300亿,占2021年Q1按揭贷款余额的比重为0.9%~1.9%,整体来看难以构成系统性冲击。

  事实上,在此次“断供潮”事件发酵前,市场对银行中报行情予以期待。此前,首批4家公布2022年半年报业绩快报的银行,南京银行、苏农银行、杭州银行和无锡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且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0%;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曾有观点称,要把握中报优质银行业绩催化,叠加PMI 拐点确立、信贷社融总量回暖两大催化剂已开始显现,银行板块估值修复不会在经济复苏周期中缺席,7月将迎来早入手、早选优的早鸟窗口。

  东海证券也分析称,银行板块正处在积极因素逐步积聚的阶段:一方面,6~7月社融修复的确定性较高;另一方面,处于低位的利率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有望企稳反弹;再者,6月房地产销售与拿地数据延续改善,可积极关注板块三季度表现。

多家银行回应断供潮影响

  今日午间,多家银行发布公告披露相关排查情况。

兴业银行:截至目前公司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

  兴业银行公告,公司近日对网传“停贷事件”消息中涉及的楼盘迅速开展了排查。经排查,截至目前公司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得益于前期公司对按揭贷款的差异化准入和管理要求,公司已介入的且存在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不会对公司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建设银行: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本行规模较小

  建设银行公告,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本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本行将密切关注合作企业和楼盘情况,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与客户做好沟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农业银行: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 总体风险可控

  农业银行公告,针对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情况,农业银行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已在总行层面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住房项目“保交楼”情况排查。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其中一手楼合作楼盘5.7万个,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3.97万亿元。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定位,严格落实金融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民生银行、宁波银行早间也回复了记者的相关提问。

民生银行:

  截至去年年底,民生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5900多亿,民生银行表示将严密关注市场动态并积极应对。

宁波银行:

  房地产按揭业务占比较低,对公司影响不大。

楼盘烂尾,银行有无责任?

  有业主指控,银行作为贷款方也存在“三宗罪”:一是违规在房屋主体结构未封顶前发放按揭贷款;二是将按揭贷款资金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三是未积极履行资金监管方义务,导致预售资金支出不明。

  虽然这些说法尚需更多证据进一步佐证,但外界对银行的责任质疑不在少数。

  关于按揭贷款发放的条件,央行曾在2003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为减轻借款人不必要的利息负担,商业银行只能对购买主体结构已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

  不过,有华东某银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过去银行发放按揭贷款主要关注的是楼盘是否取得预售证,而核定是否具备预售条件的发证部门是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一般是当地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此外记者此前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地产调控收紧之后,随着部分开发商“暴雷”,银行在按揭贷款额度紧张情况下,往往选择尚有开发贷尚未还清的优质开发商楼盘发放贷款,以此减轻开发商资金紧张进而造成的逾期风险。

  根据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因为政策不统一、银行与开发商所受监管不同等因素,往往存在较大的自由空间。安信证券曾结合60大城市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对比分析称,政策规定不明确、提取基数过高、提取比例过高、提取节奏不合理是普遍问题。其中在政策规定方面,包括监管账户开设范围、监管基数、监管比例、提取节点不明确,而对于“监管部门”也未明确指出是监管银行还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一般监管资金(相对“重点监管资金”)“申请提取”通过的条件也较为模糊。

  “有些银行监管不严,导致一些房企把A项目的钱转到B项目。”也有银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即使有些地方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较为完善,银行本身依然存在较大操作空间,且银行受银保监会监管,针对预售资金的监管制度则主要由住建局等部门制定,本着“谁发文谁负责”的传统,失责现象由来已久。

  编辑:龙王

  来源:第一财经、上市公司公告

股票

MORE>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