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不必担忧中国经济近期复苏,增量政策需中期着眼

2024-06-01 12:27:48 首页 > 金融 陆家嘴金融网

刘元春:不必担忧中国经济近期复苏,增量政策需中期着眼

CFIC导读

  7月3日,“疫情冲击与经济复苏——浦江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会议”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浦江金融论坛理事会主办,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围绕“透过反弹审视中国经济复苏下一程”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刘元春表示,不必担心中国经济的短期反弹,持续复苏的政策基础和内生动能依然是中国经济中期必须高度关注的焦点。

刘元春:不必担忧中国经济近期复苏,增量政策需中期着眼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7月3日,“疫情冲击与经济复苏——浦江金融论坛2022年夏季会议”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浦江金融论坛理事会主办,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围绕“透过反弹审视中国经济复苏下一程”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刘元春表示,不必担心中国经济的短期反弹,持续复苏的政策基础和内生动能依然是中国经济中期必须高度关注的焦点。

  “5月见底,6月反弹是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和前期政策对冲的必然产物,2季度的基本目标完成。存量政策靠前、增量政策发力、地方层层分解、全面赶超性复工复产和政治目标的完成将保证3季度经济加速反弹。”刘元春预计,中国经济复苏路径不会是U、L、V,很可能呈现不对称的W型。

今年三季度经济会加速反弹

  伴随二季度完成任务,三季度经济加速反弹是必然。

  刘元春在会上分析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反弹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它不同于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疫情与疫情政策依然是决定经济短期反弹的核心。

  其次,存量政策的全面前置、增量政策的陆续出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层层落实、中央政府的强力督导、短期资金和财政的保障以及疫情管控阶段性胜利,不仅能够保证6月中国经济参数出现快速反弹,更能够保证3季度中国经济出现全面上扬。

  从存量政策来看,我国5月底的财政存款超过了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还高1680亿,前5个月财政支出速度比预期的支出速度要低,预计财政支出会在6月份和三季度进行集中支出。

  从专项债上看,今年预计发行3.6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署,专项债必须要在6月份发行完毕,8月底基本使用到位,这决定了专项债的资金到位率和相应的项目开工,将密集集中在6、7、8、9月进行。

  从重大项目上看,“十四五”规划中布局的102项重大项目在今年1—2月出现开工很好、布局很好、增长很快的态势,3、4、5月虽然出现了回落,但全面复工复产之后,要挽回过去3个月的时间损失,将出现赶超性的复工和项目加速上马。

  更为重要的是,刘元春观察到,为了加快落实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工具,地方也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跟进。

  在汽车消费方面,全国层面出台了减征车辆购置税600亿元,商用车贷款900亿元,地方出台了汽车直补15亿元政策。最新数据显示,汽车的销售和生产均快速回升。在消费券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0多个城市出台了消费券,加起来总的补贴量已有40多亿元。

  在房地产政策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个城市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放松了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有的取消限购限贷,有的降低房地产贷款利率,也有的下调首付比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重大项目当年计划投资超12.5万亿元;20余省份当年计划投资约1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刘元春表示,从先行指标看,1—5月份,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26.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3%,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8.4%,有利于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各类金融政策全面加力,确保流动性宽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预算4000亿元提前下达,拟新增政策性开发性信贷额度8000亿元;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3000亿元金融债券和开发性债券;减税、退税、降费、贷款和社保延缓也在6月同步加力。”刘元春称。

推进改革形成发展内生动能

  刘元春认为,持续复苏的政策基础和内生动能,依然是中国经济中期必须高度关注的焦点。

  “政策前置、财政的可持续性、货币政策的空间、未来市场面临的风险以及市场主体预期的调整,使得本轮复苏可能面临可持续的压力。”刘元春指出,特别是在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现有政策包难以满足4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持续复苏的要求,中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

  刘元春进一步指出,当前的政策逻辑依然是稳中求进,保持政策空间、加大相机抉择的力度。“财政空间和货币政策空间在2022年下半年可能面临持续收缩的压力,各地财政自给率的不平衡将进一步制约4季度财政的支撑,4季度的压力可能迎来新一轮增量政策和改革的大布局。”

  刘元春预计,6-10月将迎来经济持续复苏,但10月下旬和11月经济复苏支撑力的下滑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量政策的调整。“存量政策前置已经完成,增量政策的地方支撑力用尽,世界经济疲软开始向中国传递,需要新一轮改革的布局。”

  他分析称,地方政策储备、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导致4季度难以持续反弹,现有一揽子稳经济措施难以保证补偿性反弹转化为趋势性复苏。中国经济复苏路径不会是U、L、V,很可能呈现不对称的W型。

  为了保证全面经济目标的基本完成,使中国经济回到健康运行区间,避免W型复苏带来的困难,刘元春建议,中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需要从地方端转向中央层面,从存量全面转向增量,从投资向消费与投资同时发力,从短期救助转向经济复苏。

  “面对未来的超级不确定性和‘灰犀牛’,短期政策不宜倾囊而出,必须做好政策储备,提升相机应对的能力。”刘元春表示,民间投资、房地产、中小企业全面复苏是检验本轮经济保卫战的核心指标,要防止复苏反弹中的形式主义,通过改革形成内生动能依然是中期需要关注的焦点。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坤

刘元春:不必担忧中国经济近期复苏,增量政策需中期着眼

  微信编辑:方子昭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追求政治品德、新闻品格、专业品位、服务品质、一流品牌,做有“品”的全媒体财经资讯服务商,做您的决策参谋、投资顾问、理财助手。

  因为敬业,所以专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