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解读|稳增长指引下的投资策略一览

2024-06-01 08:54:37 首页 > 金融 上银基金

近期广受关注的“稳增长”赛道投资机会有哪些?看看基金经理怎么说:

向上解读|稳增长指引下的投资策略一览

问:稳增长应该如何理解?

  赵治烨:所谓的稳增长其实就是稳经济增长,也就是完成年初设定的GDP增长5.5%的目标。

  我们知道GDP主要由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三部分组成,相对而言,净出口受到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占比较低,所以我认为稳增长的相关政策主要围绕着消费和投资两个维度发力。

  过去的一个多月,国家积极出台了很多政策,如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力度推进政府债的发行和使用,各地方对于地产政策的放松,以及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等等。因此,我认为后续政策的出台将会是这些纲领文件的持续落地。

  不过,虽然政策持续发力,但受疫情影响,很多基础项目无法快速落地,由于物流方面的一些阻碍因素,居民的消费渠道不畅,所以我们首先关注的是疫情的拐点,然后会更加关注具体政策落地的方式及时点。

  陈博:如何理解稳增长?拿开车举例,当你在开山路或者遇到雨雪天气的时候,你开车也得平稳的开,握好方向盘保持匀速行驶是比较好的选择,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今年一直提到的稳增长。

  今年为什么经常提到稳增长呢?首先,今年外部环境上地缘政治的冲突导致了油价大幅上升和各类大宗商品涨价;其次,美联储的缩表和未来的加息预期在今年集中发生;第三,一季度末开始,我们面临了新冠的挑战。因此我们今年经常听到稳增长这个词,国家提到了要稳民生、稳就业、稳经济等,实际上就是要平稳地度过当下较为复杂的环境。

  具体怎么稳?发力点在哪里?实际上就是过去几年经济占比较大的几个板块,例如地产、基建、消费这些偏传统的行业,这些行业解决了很多就业,如果这些行业今年能够稳定,那么整体经济就相对平稳了。

  回归到做股票和做投资,我们以前经常和大家分享怎么去应对大跌的市场,其实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市场先生是狂躁的,但我们要利用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反被他所利用,巴菲特经历过二战、越战、四次中东战争和石油危机,但以他的心态和价值投资的理念,最终还是让财富不断得到积累,面对一个好的资产,当市场先生的各种情绪导致出现好的价格,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建议大家相信国内的经济发展,也相信优质股票长期所具备的价值。

问:围绕稳增长主题做投资,二位觉得哪些具体板块的机会值得关注?

  赵治烨:我觉得还是围绕着基建、地产、消费三个维度展开,其中,关于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我认为:

  首先,我非常相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回归常态,就如同2020年疫情冲击后,2021年我们已经回归到了常态,届时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将重回正轨。其次,本次疫情的冲击力度超出我们此前预期,我也感受到了疫情对于居民消费渠道以及消费能力的影响,因此当疫情恢复后,如何推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以及哪些消费板块可以快速恢复,成为我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

  政策方面,我认为消费券、降低部分包括耐久品在内的商品税费、家电置换等政策会持续推进,提升居民整体的消费信心,加大居民的购买能力。品类方面,必需消费品和社交属性类的商品将快速恢复,必需消费品方面,居民可能会因为担心疫情再度反复而增加备货,主要是生活必需品,避免再度隔离带来的恐慌。社交属性类的商品,如白酒,疫情后的聚会、社交等需求拉动此类商品快速恢复。此外,部分需求递延的商品也同样会恢复,比如家居、建材,疫情延缓了装修的进程,但是购买建材、家居的需求不会消失。

  陈博:大家都很关注基建和地产,一般来说地产的表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而基建是能较快反应的。

  我们先看一季度的地产数据,销售投资还是有所承压。3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自1-2月的3.7%降至-2.4%,投资增速再度转负。分项来看,新开工面积增速自-12.2%降至-22.2%,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增速自-42.3%微升至-41%,销售面积增速自-9.6%降至-17.7%。从房企类型来看,目前国企销售可能复苏更快,但在流动性尚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我们仍然需要观察未来几个月的销售情况,销售如果好转那么逐渐步入正循环恢复。

  再看基建,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前置发力下增速有所回升。2022年3 月基建投资增速自1-2月的 8.6%进一步回升至11.8%。其中狭义基建投资增速自 8.1%小幅回升至8.8%,电力燃气以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速自11%升至26.9%。往后来看,2022年财政支出扩张大致拉动基建投资增速6-7%,虽然基建前置发力影响下一季度增速略高于这一水平,但全年来看,料将大体处于 6-7%水平附近。(数据来源:wind)

  如果想要再前置一些指标的判断,我建议可以关注水泥的销量和价格情况,水泥大概是70%地产,30%基建的需求分布,实际上稳增长总归要用到水泥这种原材料,另外它的价格比较透明,销量每周也会有更新,同时水泥没有库存所以反应的是即时性需求,建材里面类似水泥、防水这种早周期的品种可以作为数据的一种前置指标进行参考。目前我们看到一季度华东受到疫情影响,水泥发货量还没有恢复,但是部分中部、华北地区已经有比较好的发货情况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问:消费板块从去年下半年就比较疲软,投资者信心欠缺,今年又叠加疫情影响,还能维持乐观吗?

  赵治烨:首先来看消费品板块的投资逻辑。纵观全球市场,消费品板块一直是常青树,究其原因,核心在于消费是一切经济的基础,可以说万物皆消费。企业大部分产出品,最终都会转为消费品或者生产消费品的工具。

  那么我们就要探究什么样的消费品是相对刚需的,是我们衣食住行离不开的、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品牌溢价能力强的?比如我们一直重点关注的白酒,白酒板块不仅仅是消费品,它还具有社交品的属性。经过这段时间的疫情,相信很多人能体会到社交也是一种必需品。因此,一旦疫情好转,朋友间肯定会约时间一起线下见面聊聊天,喝喝酒。同时,白酒也属于品牌溢价较好、产品形态变化较小、品牌力较强的消费品,虽然全国的疫情对白酒的消费量带来一定的冲击,但生活一旦重回正轨,相信白酒的消费也大概率会快速复苏。

  此外我们一直关注银行板块,很多人可能会担心银行在疫情的影响下,不良率有提升的风险,但我们认为经济的持续复苏离不开银行信贷的支持,无论是政府投资、地产还是居民消费,同时居民财富管理的大趋势仍在延续,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低估值板块仍然值得投资。

  回到投资的本质,大家可能会感觉近年来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突发冲突、突发疫情、美元加息……此时不要急于判断近期情况,因为从复杂系统的角度而言,这是不可预判的。我们要往远看,什么样的需求是在常态经济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的,什么商品是可以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什么产品是具备溢价能力的,什么样的企业从远期看是可以持续获得超额回报的,这些问题思考清楚后,可以降低企业短期波动对自己投资心态的影响。

问:关于地产和基建,哪些细分赛道的后市机会值得关注?

  陈博:我相对比较看好家电、家具、建材这三个地产后周期板块。为什么呢?首先稳增长的政策发力点是在地产和基建两端,但最终的愿景是希望撬动上下游的产业链,改善就业的同时刺激消费,那么地产产业链最大的环节就是——家电、家具和建材,他们兼具了稳增长、消费属性、低估值、盈利改善四个关键词,在这个阶段我比较看好。

  我们先看两个数据,第一个是国内2020年3月份的疫情,演绎到年中有所缓解,有一个很关键的现象是各家具家电龙头企业的三、四季度都呈现出快速的业绩增长,甚至多数企业弥补了一、二季度的下滑,让整个2020年业绩有不错的增长。可能有的人会说这只是需求延后效应,那我们再看第二个数据,疫情期间美国隔离过一段时间,但之后各州的控制不那么严格,后续需求也就没有集中爆发的效应存在。但我们观察到,整个疫情期间美国的家具销售都有快速的增长,家具龙头也有比较好的股价表现,当然这也有美国政府补助等原因,但现在让我们先排除这些宏观因素,单纯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居家会让家具家电消费爆发?

  很简单,人的基本需求围绕吃穿住行展开,正常上班的时候我们的消费关注点更多放在吃和穿,这些钱花出去,其他的消费需求自然就会减少。等下班回到家可能已经很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最终不会过多关注家庭环境。但是在疫情居家期间,消费关注点完全转变,在吃和穿上的关注少了,但是居家办公的时间可能长达10个小时,就会发现平时没注意到的家居环境问题,比如沙发旧了不舒服,电视机看着太小了又不是智能电视,天热了打开空调发现杂音很大也耗电,冰箱太小连团购的菜都放不下……以前上班在家时间短,忍忍就算了,但现在肯定打算疫情后好好解决这些问题,叠加疫情期间本身没有别的消费,如果省下一笔钱很自然而然会去布置家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家电家具的需求能够爆发,但并不是每个品类在疫情后的需求都能快速增长。大家去看社零数据会发现不同领域需求恢复的程度很不一样。

问:两位目前的产品运作思路如何?

  赵治烨:这几年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所以我整体的思路都是以防御、低估值为主,仍然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一投资理念的延续。当然,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地缘政治冲突是无法提前预知的,但产品通过低估值策略、可转债的配置较好地控制了回撤。接下来的投资思路仍然会围绕着稳增长的主线,思考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在疫情结束后尽快回归到经营的常态,同时关注疫情期间哪些公司可能存在现金流风险。我们的投资一直围绕自由现金流展开,因此持仓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同时,产品的投资风格一直都是行业均衡配置,不会博弈某一板块,通过适当的行业分散降低整体组合的风险。

  陈博:“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是我们选股的核心逻辑。我们在A股市场一直以来都贯彻价值投资的理念,想做一个长跑选手,通过长期优秀的业绩,给大家带来回报。

  注:赵治烨,2011-2014年,任中国银河证券北京中关村大街营业部理财分析师;2014年2月加入上银基金,2015年5月起担任基金经理。陈博,2016年加入上银基金,历任上银基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20年2月起担任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行业、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基金业绩表现,也不作为基金未来表现的承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