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王毅:孙中山会骂蔡英文是不肖子孙

2024-06-12 19:49:38 首页 > 金融

  【民进党推进“台独”的“政治盾牌”】

  台湾大华网路报26日发表台湾资深媒体工作者韦灏的文章说,最近台湾内外很不平静: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严峻,疫苗取得遥遥无期,民众对扩大社区感染忧心忡忡;蔡英文独断宣布开放莱猪进口,引爆各界争议与猪农强烈不满,对食安的疑虑难以化解;美陆台三方较劲,机舰在台湾上空、海域飞来航去,蔡英文担忧“擦枪走火”,戏称“战机Morning call”,台军将“第一击”改为“自卫反击权”,一时之间,台海风声鹤唳、兵凶战危,冲突一触即发。尽管如此,民进党当局仍然没有忘记把心思放在“去‘中华民国’化”,对平息民心躁动、纾解民怨积累,似乎毫不在意。

  文章说,蔡英文上台四年多,主导“去‘中华民国’化”的政策措施从没停过,她避谈心目中认为是“流亡政府”的“中华民国”,经常用“这个国家”称呼,后来又擅改为“中华民国台湾”,“中华民国”成为“台独”借壳上市的招牌,结果是,底下居官位者有样学样,纷纷以“蔑视国家体制”为己任。

  前几天,台“驻美代表”萧美琴在推特中将自己的头衔改为“台湾驻美大使”(Taiwan Ambassador to the US),引发热烈争论,资深外交界前辈对萧代表的“自封自嗨”,感到相当不以为然;蔡英文则对在野质疑亲信萧美琴擅改头衔的举动,回避正面回应,还是拿出经常使用的模糊、混淆老招,说什么“无论头衔为何,她都会为台湾努力”,两人大唱双簧,不禁令人怀疑,萧美琴此次无视“体制”擅改“驻美代表”为“驻美大使”,根本就是事先套好的招术。前一阵子,台当局外事部门小编承长官意志更改脸书大头贴、指“没有(‘中华民国’)赘字很酥胡”,以及新版“护照”极小化“ROC”英国名...不都是同样以“去‘中华民国’化”为手段,最终迈向“台湾独立”的政治思维,使得不少现职外交官充满彷徨无奈,深陷“不知为何而战”的困境。

  另一方面,最近因回避评论“丁允恭性丑闻下台”事件引发争议的民进党“立委”范云,日前提案修正“‘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依照该项草案,未来“政府”机关、学校、军事部队礼堂,不必再悬挂孙中山遗像,台湾当局领导人等公职人员就职,也无须再向孙中山遗像宣誓。范云的提案虽于昨日在“委员会”一读时被挡下,但其用意明显是为“去‘中华民国’化”开辟新战场,也引来各方阵阵挞伐;范虽辩称是为了“落实转型正义”,但其背后真正意图是在于“刨‘中华民国’的根”,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是蔡当局“去‘中华民国’化”切香肠战术的一环。

  此外,“108年课纲”有关历史教育搞得面目全非,8年级的“中国史”被改为“东亚史”,课本内容不再提三国、魏晋南北朝,武则天也不见了...,引燃历史教师们的怒火,痛批如此更动“简化到令人发指”,是“可悲的仇中课本”。固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呼应“多元文化”的理念,惟带有颜色偏见改动历史教育,只是再一次凸显执政当局推动“去中国化”、“搞文化台独”,意图教育年轻世代与中国脱钩,培育所谓的“天然独”而已。

  文章说,古云“欲灭其国,先去其史”,从初中历史课纲的“去史化”争议,以及当政者任意更改名称、“驻美代表”以“大使”自封自嗨,违反“体制”,到“绿委”提案要求撤掉孙中山遗像与官员宣誓就职的“去孙中山化”,在在显示蔡英文进入第二任期,“去中国化、去‘中华民国’化”的施政主轴,愈加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而没有了血肉的“中华民国”这四个字,更质变成为民进党向“台独”挺进的政治盾牌,早已失去了庄严的历史传承意义。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