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如何浇灌乡村振兴沃土?金融业大咖解密融合共赢之道

2024-06-09 17:56:30 首页 > 金融 上游新闻

  7月27日, “2022重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高峰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举办,会上发布2022重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等37家单位获奖。

  据悉,该研讨会由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指导,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当代金融研究杂志社、上游新闻承办,上游智库支持。旨在展现重庆金融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和行动。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勇杰在研讨会上表示,全市金融业协同发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推动涉农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取得新的成效。截至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7449.27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7个百分点;全市小额贷款公司“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9.21%,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支持“三农”在保余额同比增长7.16%、费率降至0.94%。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勇杰致辞

  金勇杰表示,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入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重庆的重要使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持,全市金融业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起支持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实现金融业与农业农村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中共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发言指出,在重庆市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的指引下,各大金融机构推出了花椒贷、旅游民宿贷、生猪活体贷、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保险 期货等诸多金融产品,用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群众及乡村产业发展获得了及时雨,缓解了乡村振兴投入不足问题。

  “农业普惠金融覆盖面,农业保险覆盖面大幅提升,去年底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保险机构农业保险风险保障金额,农资担保行业都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对产业振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支撑作用。”陈勇说。

  中共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陈勇致辞

  随后,多位金融机构代表、传媒专家和科技金融界等领域的“智脑”,以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的形式,解读国内最新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行业如何抓住科技与金融的“双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主题演讲

  →→→

  近年来,重庆金融界持续聚焦主业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推动乡村振兴跃上新台阶,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做出了显著贡献。那么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又怎样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呢?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费寒:

通过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功能

  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费寒进行主题演讲

  费寒表示,农行重庆分行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聚焦围绕巩固成果、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城乡融合、数字乡村这八个领域,落实34项重点工作,还选取了13家分支行,打造金融服务示范区。

  费寒表示,农行重庆分行通过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功能。首先推出可供全国金融系统复制推广的金融模式:围绕种业更新、耕地保护、种植农户、创新系列产品模式,针对种业企业融资担保痛点,有效解决全流程信贷关系问题,带动种业领域增长1.3亿,增速500%,参加全市种业振兴行动并做交流发言;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投放美丽乡村贷款,满足土地整治风貌改造等资金需求;创新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户种植的农作物面积展示精准的测算评估,成功在巫山,秀山等多地用于农户信贷调查。

  此外,为了深度融合信贷和非信贷帮扶,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效果,在重庆市乡村振兴指导下,农行重庆分行打通数据接口,实现了易返贫群体信息实时共享动态监测,7 2及时信贷帮扶。农行重庆分行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系统首创全域旅游贷款产品。打造智慧旅游场景,全覆盖支持重庆市10个5A级旅游景区,旅游贷款余额达到132亿。构建支持畜牧业服务体系,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生猪保险 期货贷,生猪和活体贷金融服务平台的4 1 产品 平台的生猪产业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累计发放生猪产业贷款超过15亿元,惠及客户超过100户,农户接近1000万户。

度小满CFO朱白帆: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度小满CFO朱白帆通过视频进行主题演讲

  朱白帆表示,“乡村金融需求‘金额小、频度高、时间急’,同时面临服务基础设施弱、可用数据少、缺乏有效增信手段等挑战,导致乡村金融的风控成本高、交易成本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精准服务无抵押、弱征信群体,为乡村经营主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引金融活水,助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2019年5月,度小满启动了公益助农免息贷款项目“小满助力计划”,通过企业贴息的方式,为产业发展需求的带头人提供免息贷款支持。基于大数据风控技术,度小满在帮助农户们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还能平衡好风险,实现公益助农的可持续发展。

  朱白帆表示,金融科技的融入,能为农村的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朱白帆表示,“小满助力计划”免息贷款项目运行三年多来,在重庆万州区、秀山县、丰都县、石柱县、巫溪县、酉阳县、城口县等11个区县落地,目前已覆盖了超50个行政村。在全国范围内,“小满助力计划”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多个行政村,累计发放超过1亿元免息贷款,扶持的产业包括了60多个种植业、20多个养殖业,及乡村民宿、乡村电商等多个新兴产业,间接辐射超15万名农户。

  “重庆是度小满核心的发展基地,度小满将在重庆城区和乡村深耕布局,积极促进城乡之间就业、资源、资金、数字网络的衔接甚至融合,用金融科技智慧助农,在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同时,为城乡衔接与协同发展提供助力。”朱白帆说。

西南大学智能金融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定祥: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西南大学智能金融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定祥在主题演讲

  王定祥表示,随着新时代乡村金融领域发生了多重变化,我国乡村金融服务需求和供给现实格局也在改变,但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普遍现象。具体来看,相对于普通农户和成熟型经营主体,创业阶段的主体和创业农户,面临着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抵押物缺失、信息不对称等各种问题,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王定祥认为,金融支持的对象应该盯住这个群体。

  在王定祥看来,要满足农业农村不断提升的功能性金融需求,政府必须要介入,勇于盘活农村资产,建立多元共担信贷风险体系,还要解决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缓解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提高金融服务便捷度,加强政府组织引导作用。

  王定祥表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一是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切实解决好乡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问题;二是鼓励有市场驾驭能力的普通农户创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组织化、项目化、产业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金融服务的吸引力;三是立足资金禀赋,加强“一村一品”,特色支柱产业培育,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强链上所有经营主体的营收能力和偿还能力;四是加强乡村科技,市场营销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对接,提升产能,畅通农业产销循环,提高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五是强化多元协同支持,构建信贷风险多元共担价值,解决银行后顾之忧等。

圆桌论坛→→→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是产业发展的“活水”。2021年1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该未来如何依托科技力量,提升乡村振兴效能?

秀山县人民

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秀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云鹏

  在圆桌论坛上,赵云鹏表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上,秀山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上不断创新,各大金融机构陆续推出了惠农E贷,智慧畜牧贷、乡村振兴贷等众多创新产品,为各类农户提供了急需的金融产品。同时,为了解决银行的后顾之忧,秀山县政府也推出了大量的乡村振兴方面的金融基金。比如说转贷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涉及到农业、小微、电商等各方面。

  截止到6月末,秀山县政府成立了各类基金约有1.67亿财政资金,撬动了各个金融机构发表征信贷款达到了50多亿,秀山整体上乡村振兴发展势头较好。

  此外,秀山还推出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不仅有银行、保险等机构推出的各种助农金融产品,农户还可以将资金需求在平台展示,金融机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回应。此外平台还打通了农户的水、电、气、费、税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全面的评判数据,为机构提供了众多的潜在农村客户。

  目前,平台运行几个月,已经办理的资金贷款申报达到了近7000万元,秀山下一步也将优化平台功能,让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更便捷,成本更低。

重庆市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喻兰鹰:

再担保要发挥稳定器和放大器作用

  重庆市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喻兰鹰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级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都纷纷行动起来。由于农村的金融市场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金融机构向农村投放大量信贷资源的同时,他们心存顾虑,就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和担保机构的征信。

  喻兰鹰坦言,再担保公司在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就是一个稳定器和放大器。她表示,根据国家规定,原担保机构承担40%,再担保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银行各承担20%,这样一个“422”风险分担机制,可以促进体系合作担保机构,着力降低再担保费用,做到支持小微三农的业务,把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到更多的小微三农主体,真正帮助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助力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为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重庆再担保公司在金融科技的基础之上,推出了“渝再担乡村振兴保”产品,主要是为了引导体系合作担保机构,聚焦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和农业产业,去研发单笔不超过一千万的批量化可复制的产品。

  “这个产品前期备案的时候就细化到50个字段,通过大数据筛查,可以挑选出信用好,能力强的小微企业加上更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可以在前端很好地防范风险。”喻兰鹰说:“截止到目前,乡村振兴保产品,已经累计为一千多户将近11亿的涉农产品提供了再担保的服务。覆盖了21个区县,与去年的同期相比,我们今年的业务规模已经翻了一番。”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兼CEO汪传国:

科技驱动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重庆小雨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兼CEO汪传国

  汪传国在圆桌论坛上表示:重庆小雨点在乡村振兴事业中,一直坚持走科技驱动 金融服务的双轮驱动之路,因为我们认为仅仅提供简单的信贷服务,只能解决农村用户暂时的资金问题,但要实现乡村振兴,更需要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同时,为农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汪传国介绍,服务三农,用科技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一直是重庆小雨点业务发展的重点。公司一直将自己定位为“科技型小贷”,创立的初心就是用科技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他表示,近年来,通过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也是重庆小雨点重要的战略方向,一直致力于通过打造科技产品提高产业数字化程度,为相关产业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包括打造了智能养殖监控系统、门店管理系统等,帮助客户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为公司积累了有效风控数据。

  同时,公司还打造了基于产业的风控系统。因为传统农业金融常常面临缺乏抵押物、缺乏经营数据等因素造成的风控难题,所以重庆小雨点通过与农业龙头核心企业深度合作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形成了一套基于产业的核心数据风控系统。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公司打造了全线上服务模式,农户、小微店主,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线上金融产品,农户可以享受无抵押、纯线上的金融服务,大大提高了金融的可得性与便利性。

  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 记者 任君 摄 视频编辑 陶临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