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理财,理到最后,财没有了

2024-06-12 06:12:58 首页 > 理财 水沫猫

理财、理财,理到最后,财没有了

  理财销售常对客户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只是世间太奇妙,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就像百度热榜中的这位焦女士,320万理财,到最后只收回2190元。

  真是:理财、理财,理到最后血本无归。

  为什么呢?

第一点,理财不等于投资,投资只是理财的一小部分。

  投资,简单来说就是钱生钱。

  如果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用你的钱为别人分担风险,然后别人再给你一定的回报。

  理财,最大的目标是保值,保住现有的财富,尽量不让它贬值。

  简单来说,就是节流,在花钱的过程中理性省钱,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在存款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利率高的,尽量追平通货膨胀。

  投资,只是理财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

  相比投资,理财的范围更广泛一些,包括但不限于保险、教育…..

第二点,高回报意味着要承担高风险。

  新闻中的焦女士,就是选择了理财经理推荐的“特别好的理财项目”,结果血本无归。

  事实上,这些“特别好的理财项目”,不过是“坑你没商量的投资项目”的伪装。

  看装利率很高,实际上对风险只字不提。

  要知道,真正生金蛋的老母鸡是没人肯卖的,那些肯卖的、肯让你掺一手的,大多是饲料吃得多、不下蛋,而且还不长肉的。

  理财最忌贪婪,要知道即便是资本巨鳄,武装到了口齿,也会有一时疏忽,被雁啄了眼的时候。

  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但承担了高风险,却未必会有高回报。

  “高端”的投资,往往打着“靠谱”理财的幌子,低风险高收益,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

第三点,最可怕的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人心诡谲。

  新闻中的焦女士,就是在银行营业点的办公室里,购买该银行的销售人员销售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这是一个披着理财产品外衣的投资项目。

  事实上,这不是该银行代销的产品。

  事实上,这是一个基金公司的私募产品。

  ……

  可惜,这些焦女士并不太清楚,至少有部分不清楚。否则,不会笨笨进了套,除非她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信息不对称,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人心诡谲。

  在高额佣金的诱惑下,理财经理化身镰刀,把客户当成韭菜来收割。

  理财经理知道这是高风险的投资项目吗?

  知道,但他不说。

  理财经理知道这不是银行代销的产品吗?

  知道,但他不说。

  理财经理知道这是私募产品吗?

  知道,但他不说。

  …….

  利益之下,人心诡谲,有些信息应该说的没有说,有些话应该这样说却偏偏要那样说。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各自的钱袋子,为了各自的利益?

最后的话。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自己的钱袋子,自己要盯紧,别把投资当理财。

多长个心眼准没钱,千万别理财理到最后,财没了。

别太贪婪,贪字得个贫。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