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什么是信托?)

2024-06-10 02:59:23 首页 > 基金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什么是信托?

  什么是信托?我来回答一下吧!

  其实,“信托”来源于遥远的古埃及,那时候一家之主在去世之前,会将财产交给可靠的人代为管理,将来再留给自己的后人,算是一种临终托孤的行为。

  后来慢慢发展到现在,就成了“信托”,具体是指委托人基于信任,将自己的财产权,交给受托人,让其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对财产进行管理或处置,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再通俗点讲,我们只要理清这三个名词就可以了,分别是:

  委托人,即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叫“大boss”;

  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要求,承担管理财产的责任,也就是“打工者”;

  受益人,即财产的收益方。

  这里委托的财产可以是股票、债券、土地、房屋等有形财产,也可以是知识产权、信誉、专利商标等这样的无形财产,并且按照委托财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信托业务分为金钱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等等。

  在我国,信托业务由信托公司依据《信托法》开发,并受到银监会的监督,目前获得银监会所颁“牌照”的信托公司仅有68家。

  这些信托公司通过开发信托产品,筹集资金,利用其专业知识,投资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并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另外,也有类似于国际上“家族信托”的产品,富豪们会通过成立家族信托,帮助子孙管理遗产。

  信托理财有什么优势?

  信托是一种比较受有钱人欢迎的理财方式,那么它与其他理财相比,有什么优势?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信托具有破产隔离功能。即使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也不会影响到信托财产的安全,受益人仍可以享有财产权益。

  于此同时,信托产品的投资起点也较高,单项投资最低为100万,对于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来说,也只有富人们了。

  另外,信托理财还有其他特点:比如,它以信任为基础;有特定目的,受托人需要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各项投资;还有它以经营的实际效果计算收益,受托人不承担风险,所有收益归受益人所有,亏损也归受益人承担。

  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受益人?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钱给受益人,而要委托给别人再将收益给受益人呢?这多麻烦?!

  其实是因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有遗产税的,而且税率高达50%-70%,利用信托的方式可以规避高昂的遗产税,保留住大部分的遗产,因此西方很多富人会用这种方式保留遗产。

  然而在我国是不征遗产税的,为什么国内也有人青睐信托?

  因为除了避税,信托还有许多用处,比如为了避免不善于理财的子孙败光家产,很多有钱人会选择在子孙没有能力管理庞大的家族财产时委托信托机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如前面所说,当老爹经营不当背上负债时,办理信托后,“即使老爹在外欠了债,但子孙继承的那部分财产依然不受影响”,而且委托给有投资理财能力的人或专业机构,还能让你的财富继续增值。

  可以说非常棒了!

  我是喵叔,很高兴认识你!

  信托可靠吗?

  安全,至少我认为是安全的。

  大家好,我是信托者,专业从事信托业务。

  我之前其实已经分享了一些内容,为啥认为信托是安全的。

  一法三规。为整个信托业的发展 奠定了发布基础。一法三规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成长历史,兑付历史

  从1978年 国内成立一家信 托机构,到2019年 经历了整整5轮的整顿,洗牌,信托机构从数千家精减到今日的68家。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金融十年就有一次风暴,而且是逢8的年份,而事实上这30年里,的确如此,而现有的68家信托机构经历3轮金融风暴和5轮行业洗牌而存活至今,时间就得对实力是否雄厚的最佳佐证。

  其二,在资管新规出台前,信托业一直就是以刚性兑付著称的。后期资管新规出台,将对信托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出更明确的要求,而信托机构这几十年来 积累下的优质金融资产和培养的大量专业人才,较全面完善的风控体系 也是较其他产品类别 更具靠谱性的本质原因。

  第二,股东实力强大——各家机构股东情况,见图所示

  一言概之,背后股东——非富即贵!!!

  第三,有信托业保障基金的保障

  信托业保障基金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设立的,旨在为维护行业稳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并提振市场信心

  截至2017年末,保障基金流动性支持覆盖信托公司达54家。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和处置信托项目风险,对高风险信托公司开展救助处置工作,保护信托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自成立以来,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维持稳健运营,截至2017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674亿元,所有者权益129亿元,管理保障基金资产总额为1391.66亿元。

  根据《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信托公司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需要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可由信托公司向保障基金公司提出申请,使用保障基金。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信托公司启用信托业保障基金进行风险处置,可见信托行业的总体风险性是相对较低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享,感谢阅读,点个赞,加个关注!!!

  信托有哪些优点?

  我是信托者(xintuozhe123),专业从事信托。

  这个问题,值得回答 帮助大家真正认识到信托的价值。

  我是信托者,在此也想和大家分享下信托真正的优势,不过在此前,我想先简述下当下的市场环境,不然成类无本之木,这回答就没张力了。

  我回答问题时间是2019年7月中旬,当下货币政策处于紧缩状态,从18年的“强监管,去杠杆”转向了“稳增长、稳杠杆”。以及18年的资管新规出台——去杠杆,去通道,去嵌套,金融市场的融资规模大大下降,融资通道大大受限,流动性受限较前几年极为严重,而且资产荒,市场上极其缺乏优质的金融资产(不是没有,是量少)。

  信托作为我国四大金融支柱之一,一共就68家,牌照极其稀缺,故而价值不菲,市面上一张信托牌照价格至少在几十亿。 其二,信托投资范围广,能做银行和证券想做而无法做的业务,故而前几年有很火的银信合作,银信券合作,所依赖的就是信托这一牌照。

  这段视频,简单直接地告诉了您,信托牌照为何值钱——稀缺和适用范围广!!

  这通过银信合作,银信券合作,最终资金的去向是企业方,换句话说 之前企业可以从银行融钱,券商融钱,信托融钱,现在资管新规出来了,通道业务被打压了,3条渠道变成1条了,当下这信托通道 对融资方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是当下的优势之一!!!

  优势之二,信托机构一共68家,股东实力非富即贵。

  如图所示,即使是民营企业控股占比极小,而且本身这类民营企业实力也是极其雄厚 和当地国企,央企,地方政府也有剪不断的关联。

  这也是信托机构具备一定资源协调能力的强大基础,在流动性充足的前几年,这一点没有得到体现,想彼时的私募基金,互联网金融所出的风头,真是一时无二。在当下呢,谈p2p色变,谈私募心悸,这背后没有一点点上述的原因吗,背靠大树好乘凉。在炎炎夏日 这就是先天优势了。

  优势之三,每家信托机构平均都有20年以上的行业积淀和纵深。

  金融机构一定是为实体服务的,而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成长,繁荣,衰退,萧条

  按照市井最常说的说法——我国经济10年一轮回,有逢8的一个说法。而我所想强调的是,20多年的行业沉淀,意味着信托机构是经历了至少2轮的十年一周期的,从1978年改革开放算起也就40年的光景,真正有20多年的行业的机构不多,在我国时下,屈指可数,而信托就属于之一。这为他有较为完备的金融资产获取能力,风控能力,以及再融资能力等等方面 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与储备,而这些是在投资环节中极其重要的素质,可以决定单次投资的成败。而信托具备这样的能力!!!

  小结:结合时事行情,明确投资逻辑也许是当下成功投资的必备条件。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分享,码字不易,感谢点个赞,加个关注!!!

  欢迎各位就具体问题与我信托者(xintuozhe123)交流!!!

  暴雷的信托项目越来越多,信托理财还能不能做?

  毫不夸张的讲,信托理财是过去十五年最好的理财方式之一。然而现在呢?就要小心了。

  一、为什么说原来是好的理财方式之一呢?

  1、收益率高。以前的信托年化收益率一般都在10%左右,甚至有几年还高于这个收益率。之所以高,是因为投资人的钱有许多拿去支持房地产了,大家想一想,房地产可是牛了一二十年了,可以说,买信托的人也间接享受到了房地产的牛市,相当于间接买房了。

  2、安全性好。资管新规出来之前,信托都是刚兑的。那时候不管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不管国有的还是民营的信托公司都是刚兑,基本上闭着眼买就行了,不用考虑底层资产是什么。

  3、省心。虽然信托门槛是100万起,但买起来省心,你想收益又高、而且刚兑安全性好,躺在赚钱当然省心了。

  4、流动性也不错。毕竟是金融资产,期限一般1年或是2年,到期就本息兑付了,起码说比投资房子买卖方便多了。

  二、然而,这么好的产品现在还能买吗?

  回答是,买是可以买,但需要十分谨慎,十分小心,否则本金都回不来。为什么呢?

  1、资管新规今年正式施行,开始打破刚兑。也就是如果你买的信托产品的钱,投到了差的项目或公司,这个项目或公司没有达到预期收益或是破产,那你的本金就会受到损失甚至打水漂。

  2、信托公司的定位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承担兑付责任的,它只是代替委托人投资。

  3、那么要买的话,看什么呢?我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看底层资产。这个是最关键的,涉及到第一还款来源。一般信托主要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基金、债券等。对于房地产,大家也知道近一两年一些高杠杆民营地产陆续暴雷,特别是恒大事件更是把民营地产违约推向了高潮。所以对于民营地产一定要慎重了,不建议碰。国企央企的地产公司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后面积累资产其实就看信托公司的组合投资能力了。

  二是看股东背景。对于央企国企的信托公司,如果是自己发行的,说实在的,一般情况会兑付的。不对付它们的信用就没了。其实暴雷的一些民营信托如四川信托、安信信托等,它们也是想兑付的,只不过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有实力得话,它们是不敢违约的,因为一违约,整个公司没法经营了,直接关门了。

  三是看发行渠道。如果是银行代销的项目出了问题,有的信托公司也是不愿兑付的,因为投资人买这个信托产品,不是看中信托公司,而是看重银行的信用。

  总之,信托公司是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信用还是有的,不过在资管新规之后,买信托就不能太随意了,还是要慎重,要看看信托产品底层资产、看看信托公司股东、看看信托公司资本实力、看看产品是不是自主发行。

  其实以上对于银行理财也同样适用。

  现在认购信托还安全吗?

  谢邀请,答题时间:2022年4月!

  类似的问题,我其实已经回答过多次,只是时间段不同,行业环境不同,行业政策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信托配置与抉择!

  一 刚兑与信托优质的“联系”

  信托刚兑的打破,源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颁布,现今已是2022年,资管新规已然正式生效,资管产品往净值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刚兑的打破意味着 信托产品的风险更加显现具象化,不少投资人便由此出现投资恐惧!

  但换个角度思考,信托的安全、靠谱仅仅是因为刚兑光环加身吗?

  信托真正的优势源于何处,而这与刚兑是否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唯有理清这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下定论:刚兑打破,信托是否不再安全!

信托业不良率这一数据是在逐年增加的,没错 信托投资的风险是在上升的,这是事实,不可忽视!据

  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银行是1.96%,而到了2020年二季度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数据,信托业不良率3.52%,自此信托业协会便暂停披露这一数值,但很明显,近年来 包括信托业在内的整个资管行业 自2018年便在进行行业洗牌、重塑,信托业不良资产规模逐年上升,信托业资管规模也有所下滑,毫无疑问,可靠三方数据统计,当下信托业不良在7-10%之间。

  同时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一数据,在当下信托业“合格甚至优质资产”高达90%,而在2018年信托的不良是0.98%的同时,优质资产高达99%。

  那么请问 对于优质资产 需要刚兑光环加持吗?

  很显然 唯有那部分不良资产的信托项目到期之时,无法凭借底层项目自身安全落地,才需要借助“借新还久”、“资金池运作”才能得以继续滚动!

  若投资人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专业素养或者借助专业的三方力量,一开始选中的便是优质资产、优质底层项目,那么刚兑此时的作用 仅仅是心理慰藉而不起实质性作用!

  因此 回归投资逻辑本身,只要信托项目过硬、信托公司实力过关再加上投资人自身具备“合格投资人资质”认购信托还是具备可行性的!

  二、信托违约后

信托出现问题,会血本无归,陷入长期关系吗

  咱们再来探讨提问者的第二个问题:?

  实话实说,信托违约,投资人会不得不、被动式陷入长期的维权关系之中,而资金也有可能血本无归。

  先说说血本无归吧

  说实话 发生这类情况的最终概率很小,但在过程中会出现僵持局面,此时现实情况 与“血本无归”而非,如当下的川信TOT项目的投资人。

  为何说概率很小?

  A 信托项目一般都有底层资产,价值如有实力提供担保、实物抵押等风控措施

  这些底层资产和担保方面“一文不值”的概率是极低——烂船还有三斤铁!

  而信托的准入门槛不低,交易对手或为房企开发商、地方城投、民营龙头企业;

万一没有底层资产或者底层不明呢

  但也有人会说 ? 这就是情形B

  B 信托公司出现机构层面流动性风险

  底层资产不明,多半是资金池项目,此类项目的发行、管理主体为信托公司,一旦此类项目风险暴露,那相应信托公司大概率难以继续展业,如安信信托、川信、新时代信托、华信信托

  信托公司不得不暂停展业、债务重组,引入信战投,承接旧债务,如此一来,即使资金池项目也会有按比例获得一定补偿!

  说到这,想必大家都有数:信托投资失利不至于血本无归,但本金亏损这是一定会的!

  因此资产会缩水、债务重组定打折!

  而一旦发生项目违约,投资人抱团维权 这是必然事件,但受限于信息不对称、专业以及时间、精力,陷入长期维权,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发生违约,作为投资人真正行之有效的处置抓手少之又少,但抱团是必要的,

  若仅仅是项目单体事件,那投资人抱团,推举出有效代表与信托公司交涉、沟通真正有效、有节奏地推进违约项目重组、清偿与兑付!这类情况 违约项目能否真正“脱险”,关键在于信托公司与融资方交涉以及信托公司对底层项目的贷后处置、其他增信措施的有效落地!

  但若出现信托公司层面风险,脱险关键与上述情况有着本质区别,信托公司出险,定会有相关监管部门介入 如银保监会 和当地银监局,此时单靠信托公司一方力量无力化解危机 已成事实,这时投资人应抱团 将关注点放至 新战投的引入,争取从一开始 投资人就为自身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这非常重要,与切身利息息息相关,在后期债务重组以及落地到最后期的清偿兑付,其兑付比例大小 都需要投资人为自身而进行持久的、长期性斗争!

  三 购买排名前十的信托出问题的概率大吗

  昨天,我刚更新了一条微头条:一家好的信托公司的判断标准

  所谓排名前10地信托公司,其排名依据往往是信托公司的资管规模大小,而投资人判断一家信托公司是否为头部信托,也大多以此为标准。 那么问题就来了,资管新规排名前10 ,那么地产信托规模定然不在少数,而在“房住不炒”的行业大背景下,以及2021年地产行业开启的洗牌、转型行情下,往日各家房企“三高模式”:“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难以为继,多家房企如华夏幸福、恒大、奥园、蓝光地产等出现流动性风险,整个房地产行业均受沉重打击,相对应 这些房企的信托项目几乎出现违约,同样对于布局该部分房企地产项目的信托公司也深受其害。其中不乏中信信托、光大信托、五矿信托——都是所谓头部信托!

  说到这,这答案不言自明!

  最后做个小结:

  刚兑打破后,信托可以投但须谨慎投资——信托总体风险可控,局部暗流涌动;

  优选优质信托公司,不可单恋单一排名;

  信托投资风险显性具象,优选底层项目至少规避风险七成。

  以上,信托者分享!

  看球客:觉得简单讲就是以刘禅未来生活为背景,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信无疆:最顶级的财富传承方式: 保险金信托! 最大限度综合了两种理财方式的优点! --- 安全、流动性、稳定增值、避税避债! (其实保险都已实现,只是信托不止是做现金资产,还可以有其他资产保全)!

  酷炫狂拽叼霸天:说白了主要是为了避税

  AK不瞄达令:太偏颇的理解……若你有有巨额财富话,子女的能力又有限……信托的作障就会起到专业的保护…… // @酷炫狂拽叼霸天: 说白了主要是为了避税

  西楚0o0霸王:国内的信托,看配图就懂了,只能呵呵了,

  享山清水秀之天工:受益

  高山流水37175267:国外的基本上是信用扛扛滴丶 // @风飘过86294011: 国内信托和国外不一样

  逍遥派181917062:讲的挺好,可是你用的照片可是挺搞笑啊

  潘丽娜1:受托人的好处在哪里?约束?

  慢煮基金:国内信托和国外不一样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