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18股吧(龙头股票应该怎么抓?介入策略和退出策略,操作思路以及风险控制?)

2024-06-12 10:19:26 首页 > 基金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龙头股票应该怎么抓?介入策略和退出策略,操作思路以及风险控制?

  龙头,不需要看k线,也不需要看基本面。

  但是市场龙头的诞生,一定是预期的强烈市场驱动。

  抓龙头的方法策略很多,将军我自己原创总结过两种策略。

数据证据主义

  第一种:我称之为“”,我会找到,来为什么上。我主张,的就可以进行买入了。

数据证据逻辑

  举例来讲,这种策略是脱胎于多种投资策略思路的,有脱胎于价值投资原则的估值量化、也有脱胎于周期股投资的历史事件拐点回测(如全量化宽松,通货膨胀货币超发黄金资产必涨。常识性周期投资历史数据)(如历史上猪瘟降产能,存量猪肉价格暴涨数据)我全部都会去查阅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突发事件发生对各种指标数据的联动影响,评估量化其延展性,通过历史回测,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哪些已经历史发生无数次的衍生事件,从而依托选择投资的机会以及标的。

“数据证据逻辑”

  这种思路典型案例,就是2018年11月我的雪球原创专栏文【5G一个明牌的资产投资翻倍机会】一篇,写5G投资逻辑(很可惜没什么人看)。

“从1G时代到如今的4G时代,以及未来的5G时代。从时间上来看,基本是5-10年一个周期。每次周期交替的时候都会带来原技术时代产业链的萎靡。所以说5G产业链个股投资是一门周期投资逻辑的典型。”

  我查询数据,并归纳出通信行业发展历史规律,

  这是我在2018年写下的证据论断。

  随后知行合一,买入了中兴通讯、信维通信。其中信维通信在当时已经非常便宜,基本处于历史估值最低区间,股价在25元左右震荡。我判断已经到购入时间,于是在25元购入,随后股价震荡下杀缓慢下杀至最低19元。

  那时候说心里没一点烦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没有慌。所以期间依旧补仓操作,补仓成本摊低到23,期间未曾卖出过一股。在2019年后,信维通信的股价涨到23,我此时已经回本,但是我知道自己买入信维通信不是为了回本,是为了赚取自己逻辑的钱。所以依旧一股没出。期间反复震荡,随后回到我一开始建仓价25,我依旧没有卖出操作,因为我认为还远没有体现这家公司的价值。随后在2019年下半年,信维通信涨到30又跌回25,我依旧没有动。之后它从我的成本23元走到了翻倍。它终于到了有点贵,让我不舒服了,这才减掉了原来补仓的仓位。

  而现在信维通信依旧在我的持仓里。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种投资方法论总结,“数据证据逻辑”。

“题材基本面双驱”

  第二种:我称之为

听消息炒股”

  其实很有意思,我的第二种方法论,正是脱胎于新老韭菜的最爱“。这个投资逻辑,在雪球是最最最受人鄙夷的,是处于投资思路的鄙视链最底层的一种不知道算不算是策略的买入策略。

“看新闻联播炒股”

  雪球作为一个开放的投资社区论坛,是大V们带节奏也好,是小散投资者跟风也好。大部分的人根本看不起炒作题材的股吧玩法。而言必称巴菲特成了雪球的主流正确。从前的民间老韭菜们常津津乐道的,在雪球论坛上经常被当作是追涨杀跌的反例。

“看新闻联播炒股”

  殊不知,就是连这一点,我都是采取前文第一种方法论来论证过的。

“看新闻联播炒股”

  从古早年间的A股市场来说,我废了近一个星期的功夫,断断续续的查资料,查数据。最后的证据结论告诉我,在早年间的A股市场,这种靠这个策略确实是个及其有效,能跑赢跑赢大多数投资者的选股策略。而现在很多人根本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博主2016年入市,也是其中一个),而不同与我,大部分股龄不长的投资者从未有回溯历史大盘,去寻找究竟有没有效数据论证,而就把一个操作策略,当作是笑谈谈资一般去立即否定。这种自大,无知,偏见。让我想起了孔乙己里面的店小二。

  话说孔乙己要教店小二如何写“茴”字。

  不想,店小二居然立马露出了不屑:“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

  实则这在我看来,这正说明这个店小二毫无自己的思想,只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云亦云,他因为自己的水平认知,永远只配做个店小二,做不了掌柜。因为他格局太差,根本不能就事论事的评价事物。这“店小二”与当下的A股的投资者何其相似?认知偏见也就罢了,还要一味主观的否定别人的观点。别人一与其理论,口开了就是冷嘲热讽,没一点干货,纯属嘴上过瘾。实则这样的做法于自己投资上没任何帮助,反受其害。

  而说到早年的大A股市场,靠“看新闻联播炒股”能跑赢逻辑其实很简单,因为早年的A股市场体量远不如今天大。早年的大A股,是资金找股。而现在的大A股,是股找资金。于是,从前的老韭菜们慢慢从经验和实战尝试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看新闻联播炒股”我看行!

  在那个互联网还不那么普及的年代,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股民们雷打不动的准时准点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熟悉的音乐,等待财富秘路的开启。想想那个画面,那真是多么可爱的一个时代啊!

  而现在为什么“看新闻联播炒股”策略已经失效了?前面讲了,还是体量原因。

  而真的失效了了吗?

  将军明确的说,其实真还没有失效,只是边际递减,对这种策略的玩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看新闻联播炒股”的思维应该升级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第二种方法论总结前面说是脱胎于“看新闻联播炒股”。这句话一半是真实,一半是戏言。

  这第二种方法论“题材基本面双驱”,可以说是结合了价值投资里的选股逻辑,即巴老常见的名言语录前列,“安全边际”。

  具体就是,突发事件爆发驱动。带来政策利好支持,同时企业估值具有一定安全边际(低估或者合理),同时带来业绩上加速增长的预期。

  公式暂时就列为:“题材基本面双驱” = 政策驱动+安全边际+未来业绩预期增长

这三点必须符合两点及以上的条件,才是我说的第二种方法论,即“题材基本面双驱”。只有符合一点的都不算我总结的方法论。光有政策,或者光有安全边际,或者光有业绩预期增长,我认为都不值得参与。

  符合第二种方法论的例子大多见于周期行业题材,(例如猪肉、例如今年的医疗耗材口罩等)

而之所以2020年 Q1季度,我仅在二月份、三月份两个月就取得超50%收益,其中投资策略逻辑方法论,用的就是“题材基本面双驱”逻辑。

  绩优基本面+社会题材驱动,符合两点就已经是双保险,这种逻辑策略也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双重属性。

  而我2020Q1季度贡献净值增长50%的主力就是抓住了$鲁抗医药(SH600789)$、$四环生物(SZ000518)$、以及大功臣$泰达股份(SZ000652)$ 用的就是我自己原创总结的第二种方法论 。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