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2024-06-13 07:05:34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云观津城#【我市打造客运交通“多级一网” 新建枢纽运输方式间5分钟内换乘】日前,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天津市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45分钟双城主城内部通勤圈、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2小时交通圈,全球主要城市1日通达。网页链接

第2位网友观点: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方案出炉,都说了拆迁什么?】#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方案发布#

  继2022年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发布后,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发布了整个“十四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那么《方案》中针对征收拆迁、腾退改造都提及了哪些重要讯息呢?

  1.重点在老城区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改造,注重改造活化既有建筑,防止大拆大建,防止随意拆除老建筑、搬迁居民、砍伐老树;

  2.在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3.规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合理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整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

  综合来看,未来3年的征地拆迁领域将更加突出“精细化”操作,城市更新和集体土地征收将持续成为项目重点,大家通过拆迁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机会又来了。

  #我要上 头条##微头条打卡#

第3位网友观点:

  刚刚,关于印发《珠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出炉。珠海的住房蓝图展开,快来认真阅读。

  网页链接

第4位网友观点:

  #亳州头条# 阜蒙宿城际铁路预计2026年通车运营!

  尊敬的市委市领导你们好,我是来自蒙城县的一名大学生。从十四五规划以来,听说我们的大蒙城终于要迎来铁路时代,内心非常激动。可是自从2020年12月30号动工以来,未见有实质性的进展,本计划两年半的工期到现在也有一年半,不知是否还能按照原来计划一样,在2023年中期完工通车。蒙城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期盼蒙城高铁站的通车,这是一项如此惠民的工程,还希望领导能够重视,为亳州,为蒙城的进一步的发展添上绚丽的一笔。感谢领导!

  中共亳州市委办公室回复:

  网友您好,对您反映的情况,市委高度重视,即安排蒙城县委调查处理。

  现回复如下:

  经查:

  阜阳-蒙城-宿州(淮北)铁路(以下简称“阜蒙宿铁路”)拟建正线全长142.5公里,设计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350公里,蒙城站预留亳州至蚌埠铁路接轨线路。

  “阜蒙宿铁路”和站房建设工期约3.5年。目前,先行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全线路基、桥梁及“四电”(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均已完成。其中蒙城站站房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审查,燃气、供水、供电等管线迁改工作也已全面启动,用地报批及补正工作均已完成。因前期疫情等原因,项目全面开工受到影响。

  项目建设单位正抓紧推进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争取今年下半年实现全线开工,预计通车运营时间为2026年。

  相关情况,请与蒙城县发展改革委员会联系(联系人:苗桂民,电话:13909671763)。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支持!

第5位网友观点: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新建枢纽运输方式间5分钟内换乘】日前,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天津市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45分钟双城主城内部通勤圈、京津雄30分钟城际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2小时交通圈,全球主要城市1日通达。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新建枢纽运输方式间5分钟内换乘

第6位网友观点:

  【“十四五” 2021-2025,7万字规划纲要规划全新蓝图】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7万字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用一系列首次提出的新目标规划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首次对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设置指标,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经费的比重从2020年的6.16%上升到2025年的8%以上。首次提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科技强国根基夯筑得更加扎实。

  首次提出“数字生态”概念。数字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全面地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各个领域。

  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个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左右。中国开始确立全球新能源革命的领跑地位。#基金#

第7位网友观点:

  1►什么是“链长”?怎么做“链长”?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是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方式。

  如何推动“链长”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近年来,我们关注到国资委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着力推动中央企业提升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更好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中央企业勇当现代产业链“链长”。

  日前国资委还召开专题推进会,会议提出,要强化科学谋划,结合企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把准方向重点,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产品、技术清单,不断增强关键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强化链式思维,优化产业生态,积极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推动研发人才和资源集聚,组织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度交流、优势互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强化统筹联动,将“链长”建设工作与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等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2►“链长”们的思考数字化赋能产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与创新链

  产业数字化是产业衍生附加值的重要表现,产业数字化的背后是传统产业充分触网,加速产业链运用数字智能技术的过程,使得供应链、创新链各个环节效率和协同获得极大提升。

  当前为应对复杂国际政治与贸易关系新形势和全球价值链两端挤压的新格局,我国在产业层面更需重视面向国内大循环主导下的产业数字化能力建设,将产业数字化作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培育未来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加快各产业头部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本土产业链中产业数字化的底层技术基础和场景创新实践,将是摆在各位“链长”面前的头等事项。就目前来看,“链长”们无外乎两种实践途径:

  第一种路径主要是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先现产业链内各个分工环节的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通过设立“灯塔工厂”等方式对传统制造企业予以数字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企业的机器设备、生产流程的数字智能化程度,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实现各类资源的集聚与协同,实现供需对接,大大降低整个产业生态中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与运营压力,形成以工业智能平台与智能软件为核心的数智化生态链。

  第二条路径主要是以数字化平台建设为依托,利用“链长”数字化平台的数据服务能力、云计算服务能力以及模型算法能力实现传统产业链企业协作全域的数字化改造,深入推动传统产业链的加工制造、工业模具、产品服务以及研发设计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从而拉通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以及物流仓储的高效协同,并依托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供需匹配,提升大规模定制与个性化定制的柔性制造能力。

  实现价值链的产业基础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的双轮驱动,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耦合与协同能力,畅通了产业链与创新链,使得国内大循环经济更具健康和活力。

  引领自主创新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产广泛的产业大协作、大分工是最基本的共识。尽管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企业能够通过研发合作、引进吸收、专利授权、许可证制度等多种形式获得一定的关键技术,弥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但是开放式创新的前提是整个创新环境处于高度开放和稳态包容的状态,企业能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创新资源,短时间内实现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但是一旦全球价值链内的其他国家开放式创新环境恶化,各企业或者国家将处于保护竞争优势的目的,迅速从开放走向相对封闭,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企业难以寻求技术替代方案以及技术合作伙伴,最终整个企业乃至全产业链的创新链面临断链风险,最直接的体现是就是创新链的“链主”企业对全球价值链中的其他企业实行技术封锁,将直接导致整个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因此,作为赋能价值链的核心“链长”,也是整个产业链内实现产业数字化的推动者,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数字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将自主创新引领与创新驱动摆在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关键核心地位,逐步摆脱旧有路径中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下的技术过度外嵌、过度依赖技术引进、模仿与消化吸收的模式。以综合价值导向、产业赋能、公益型创新的逻辑取代单一市场盈利逻辑,重塑整个产业的创新底层逻辑,全方位支撑整个价值链的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自主创新战略不只是“链长”高度重视研发投入,设定研发投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门槛值,更需要整个链上的所有伙伴团队超越企业竞争的单一市场视野,培育真正具有创新战略眼光的战略型企业家,将整个企业创新战略体系放置于国家乃至产业创新体系之中,实现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真正契合国家战略、顺应市场需求,符合自主创新可持续的综合价值,最终才能构筑起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链主式”竞争地位。

第8位网友观点:

  【数字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刚刚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本期经济日报智库特邀3位专家,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