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基金净值表

2022-07-13 06:18:00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基金今天我要调个仓。

  截至上午收盘,大盘三个指数涨跌不一。

  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反弹。

  电力、医疗等板块领跌。

  全市场的个股涨跌对半。

  具体到最近的行情:

  一、为什么前面猛涨的小规模基金也随大盘回调甚至大幅回调?

  原因主要是可以变相坐庄的中小盘股“资源枯竭”,小规模基金净值增长的特殊动力源受到影响。

  二、近期新股发行较少,小规模基金的打新超额收益也自然下降。

  三、市场风格转换,原有的板块布局受到冲击。

  所以我们手中的小规模基金最近一个月并没有逆势上涨,而是随着大盘也有所回撤。

  但是我并不怎么担心,毕竟规模小是最大的优势,经理们根据最新行情调仓换股即可。相信不需要多久,就会满血复活。

  这个月底,基金的第三季度报就要公开了,到时可以看看经理们的持仓方向大概都有什么大的变化。

  大金融今天的反弹,是意料之中。毕竟估值够低,加上股息稳定,安全垫挺厚,那么资金从其他板块出来之后,来大金融板块“避险”也是很正常的动作。

  前期热门的电力板块回调,也很正常。涨那么多,炒作一大波之后,总得休息休息。

  股市总是提前透支所有利好和未来增长潜力,然后又会突然崩塌,留下散户欲哭无泪。

  现在国内外形势复杂,y情反弹、电力短缺、能源危机、金融暗战、局部冲突,我们看到的利好,兑现在股市里可能成了利空,我们认为的利空反倒股市表现正好相反。

  不具备机构的信息优势和前瞻能力,最好不要轻易追逐短期热点,否则今年很难赚到钱。

  今天,我场外基金调仓了。

  天天组合止盈了医疗基,以彻底恢复组合的“混合基风格”。

  秘密组合纳入三只新基金,其中两只基金的经理都是善于行业轮动的老将,能与组合原有基金形成互补。

  今天就可以追加少量资金的同时完成跟调。

  现在市场风格已变,不再是追求高景气度,而是谨慎寻找低位、低估值的安全标的,资金变得更加谨慎。

  所以我们也要适应变化,不要过分激进,控制好仓位,同时降低收益预期,重点寻找低回撤的“稳涨型”基金。

  长假已经过去,资金活跃度会慢慢回来。

  外资恢复净流入,融资余额即杠杆资金也有反弹征兆。

  对十月剩余交易日,我持乐观态度。

  注:个人思路仅作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

第2位网友观点:

  【资金重回银行理财,存款搬家结束了?】

  两年的结构性牛市拉高了基金净值,也让银行失血,短期理财和存款快速流入各类基金。一个月的结构性熊市将基金拉下了神坛,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近期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再次紧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有得赚钱就往哪流,都没得赚就往安全的地方流。

  听起来没毛病的朴素道理,其实大有毛病。问题在于你很难提前知道哪里有得赚,哪里注定亏,否则人人都发财。

  无论对股票还是基金,多数人的处理方式是看到涨了就忍不住追,看到跌了就忍不住跑。往往抱着“买入即步入上涨通道”的愿望,一上来就买套。于是资金永远在搬家,却哪个家都待不久。当下搬回银行理财的钱,一旦股市涨了,恐怕又要涌回来。至于结果,到底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低卖也只有冷暖自知了。

  从后视镜里看未来的人类劣根性,和未来几乎不可预测这一残酷事实之间的矛盾,是投资界当前乃至永远的主要矛盾。打破这一矛盾的终极武器是捆住手,拦住钱,克服搬家陋习。

  不搬家,钱怎么管?从资金期限入手。

  长期不用的钱放在股票或基金中,比如孩子刚出生时给他(她)预留的大学学费或嫁妆钱。不要被股市波动迷惑,因为它一直都会波动。剥去了波动的伪装,长期看它远比你想象的乖,也很能赚。

  有确定支出计划的备用钱放在相应期限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比如退休人士的养老钱和需要用来定期偿还债务的钱。银行存款、债券基金和特定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备选项。它某种程度上可以保值,但别指望它为你赚大钱。

  日常花销用的钱放在活期理财产品或货币基金中,比活期存款收益高,流动性却足够好。但现金管理类资产长期很难战胜通胀,所以,把大额资产放在这个“房子里”似乎并不明智。

  总之,让不同的钱长期住在它该住的房子里,而不要频繁搬家,才是财富增值、保值和流动性管理的正确打开方式。

  (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姜诚)

  以上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担。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请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第3位网友观点:

  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张坤、刘格菘、王宗合、侯昊等明星基金经理持仓随之曝光。

  受今年一季度赛道股调整影响,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净值出现回撤,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混合一季度收益率为-16.39%,产品规模直接跌破百亿关口;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混合收益率为-15.40%,产品规模也跌破百亿;侯昊管理的白酒指数基金收益率为-21.97%,一季度末的管理规模跌破千亿。

  基金产品一季度净值回撤,基金经理调仓换股动作明显。记者梳理发现,王宗合旗下基金产品今年一季度新进了多只银行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股均获其重仓持有,侯昊去年四季度曾批量减持白酒股,今年一季度又再次增持。

  对于未来A股市场,多数基金经理表现不悲观。在基金季报中,刘格菘指出,从性价比角度看,经过一季度的调整,很多行业的估值水平回到了2018年底的位置,市场从二季度开始或将迎来结构性行情。网页链接

第4位网友观点:

  #银行理财屡屡浮亏 还能买吗#银行理财也不保本了,投资者需要逐渐适应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型趋势。不过,相对于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的稳健型还是比较高的,只是在个别时间段内,可能会存在一些浮亏现象,但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银行理财还是可以起到一些保值的效果。

  过去,很多投资者严重依赖于刚性兑付,总以为银行理财只赚不赔。但是,随着刚性兑付的逐渐打破,银行理财出现浮亏现象,也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所以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银行理财资金流向股票、基金市场。

  不过,从稳健型的角度出发,还是可以适度配置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但是,对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可以多关注大额存单、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国债等投资渠道,相对于银行理财,这些投资品种的安全性会更高,收益率也不算低。头条热榜

第5位网友观点:

  #柠檬说基金# 今天基金净值的主题是翻身农奴把歌唱!年内表现较差的银行、煤炭大翻身!最惨的香港银行指数更是碾压诸多中证银行指数基金,前期券商涨得猛的时候,也是香港证券比较猛,流动性差的市场弹性比较大。

第6位网友观点:

  (干货)纯债基金汇总来了#基金# ,喜欢债券投资的朋友可以参考参考。鉴于纯债基金同样是净值型产品,依然存在一定的波动,所以在投资时也必须考虑其风险性,理性投资。随着市场利率中枢的下滑、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纯债基金作为多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权益类基金或者银行理财的有益补充。#理财#

第7位网友观点:

  这种#银行理财#产品你买过吗?小心亏成负值!

  过去十年银行理财是国民心中“稳健”的代名词,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受欢迎。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多元化、精准化的特点,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应运而生,银行理财早已不是曾经那个“高富帅”了。

  今年有很多投资人都发现自己买的银行理财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损了,比如交通银行的这款“稳享6月定开14号”。

  同样出现亏损的还有招行代销的“季季开1号”,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4.42%、平安银行的“平安财富-98天成长1号(净值型)人民币理财”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率为-7.18%。

  从网友的讨论中安小妹发现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产品,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在银行买的理财就一定是保本保息的,没想到现在不要说保息了,本都快保不住了。

  这就是长久以来国人对银行盲目信任造成的恶果,银行理财正处于全面转型成净值型理财的阶段,但依然有很多投资人当成保本型理财来买。

  一步错,步步错。

  对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没有正确的认知,还怎么指望能靠它赚钱呢?

  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资管新规》,自此,银行理财开启转型之路:保本理财逐步退出,新增的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

  净值型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安小妹用大白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时不设置固定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展示,和基金比较类似,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决定每天的收益,收益率是浮动的。

  和以往的保本型理财相比,净值型理财有可能会出现亏损本金的情况,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确。

  说完了净值型理财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来看看收益该怎么计算。举个例子,比如你买入该产品的时候它的净值为1,买了10000元,就得到了10000份额,到下一个开放日,净值经过波动变成了1.03,那么收益率就是3%,恭喜你赚了300元;如果净值经过波动变成了0.95,那你则亏损了5%,不但一分没赚,本金还亏了500元。(极端情况下本金也可能全部亏损)

  保本理财谁都喜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最“无脑”的理财方式了,可惜保本理财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极大弊端,所以国家也是发布多道新规明令禁止,历史遗留下来的还没到期的保本型理财今年也大多被提前终止了。

  总而言之,除了买银行理财的时候要看清产品说明外,投资人的理财观念也必须做出改变,曾经闭眼买银行理财的时代早就不复存在了,打破刚兑不是一句空话,是当下乃至未来的唯一选择,监管的态度不会改变,不会动摇。

  不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净值型的银行理财性价比实在太低了,还得费心劳神去关注每天的走势,和基金股票也没太大区别。难道现在就没有省心的理财产品了吗?

  还真有!只不过这种理财产品不像银行理财、股票基金可以大张旗鼓地在电视媒体上宣传,所以知道的人很少,基本上只在小圈子里流动,属于私募型理财,比如政府债。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抱紧政府爸爸的大腿,还怕被坑?政府债项目的融资方都是政府控股的城投公司,资金用于造路修桥、棚改等民生工程,预期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收益稳定,不像净值型理财会浮动,也不用盯大盘、盯走势。把钱借给政府去发展基建,资金投向清晰,这不比你买根本不知道资金到底投到哪里去的银行理财放心的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告诉大家怎样的理财产品是安全的,同时安小妹也会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大家的专业理财能力,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有时候拓展一下思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8位网友观点:

  5万块钱买了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一年厚赚了多少钱,看到数字后,真是哭了,一年前有5万多元的闲钱就买了某个银行的理财,应该是本金是52800元,我记得当时看他们的介绍,预期年收益率应该在4%以上。

  结果前两天这笔钱到期了,我就赎回了,结果到账了,看到金额真是无语了,52800元,一年就赚了700元,年利率2%都不到,还不如自己稍微小心一点自己买点基金和股票之类的产品呢!

  下午他们的理财经理给我打电话,还让我买其他的产品,我说算了,不如自己折腾呢[捂脸]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低的惨不忍睹,股票投资风险又大,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股票

MORE>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