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赫尔辛基

2024-06-10 18:46:52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将于明年一月关闭孔子学院,中文课程将由学校聘任的老师教授。校方称此举是为避免中资干涉芬兰汉学研究。

  一些国家也会采取资助海外办学的方式推广语言和文化,比如德国在海外有128所歌德学院分院。

  #孔子学院#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第2位网友观点:

  【芬兰军方最高指挥官宣称:如果受到俄罗斯攻击的话,芬兰将不惜准备与俄罗斯作战。】6月22日,据路透社赫尔辛基报道——芬兰军队统帅基比宁司令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芬兰遭受俄罗斯的军事攻击,芬兰将进行激烈的抵抗。并指出芬兰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为阻挡俄罗斯的攻击一直做着准备。基比宁司令官强调——“国民的战斗欲望将成为重要因素”。表示——“我们正在为了应对像在乌克兰展开的那种战斗,而发展大规模利用火力、装甲部队、空军的系统性防御。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是难以对付的对手,芬兰当然也一样。”芬兰国防部在5月18日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约82%的受访者回答说:如果芬兰受到俄罗斯攻击,他们愿意参与国防抵抗。芬兰曾在1809年被沙皇俄国吞并,1917年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末期和俄国发生10月革命而独立。

  芬兰曾在20世纪40年代与苏联发生了两次战争“北方战争”,导致10万名国民死亡,失去了十分之一的领土。今天的芬兰人口为550万,战时兵力约28万人,预备役87万人。即使冷战结束,芬兰也没有废除针对男性的征兵制。芬兰现在拥有最大射程为370公里的巡航导弹,防卫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比大多数北约(NATO)国家还要高。针对俄罗斯进攻乌克兰,芬兰民意陡然生变,由持续多年的多数人反对加入北约的民调转为多数人赞成加入北约。5月18日,芬兰和瑞典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提交了加入北约的申请。芬兰加入北约需要得到目前所有30个成员国的认可,但土耳其一直因为瑞典和芬兰庇护库尔德工人武装和限制向土耳其的武器出口而表明反对两国加入。本月底将举办的北约首脑会议上能否纳入讨论视野,土耳其能否改变态度是关键,由于芬兰加入的前景不明朗,现在的时期被称为“灰色时期”。

第3位网友观点:

  给脸不要脸,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副校长对外称,不打算延长明年1月份到期的孔子学院和赫尔辛基大学的合作协议。此外,他还说,中国政府希望继续资助该项目,称为了延续项目可以谈判,但我们不同意。

  只看意识形态,不顾中芬实际交流,只能说明芬兰不仅目光浅短,而且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一个正常的国际交流的项目,芬兰也要停止,害怕了还是被裹挟了,恐怕都有。不过,孔子学院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已经建立了550所,也不差这一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第4位网友观点:

  芬兰暂时无望加入北约!

  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赫尔辛基与欧洲议会主席梅索拉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是否认为芬兰将在 9 月前成为北约成员国时称,“我不想给出明确的时间框架,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可能不会发生在 9 月之前”。

  芬兰总统办公室指出, 20 日在布鲁塞尔与土耳其和瑞典就同意北部国家加入北约申请的谈判取得了进展。土耳其外交部副部长兼巡回大使塞达特∙奥纳尔此前表示,土耳其与瑞典和芬兰进行有关加入北约的谈判,土耳其并未就时间给出限制。奥纳尔表示,土耳其期待改变态度并在所承担义务的框架下采取具体措施。

第5位网友观点: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正计划关闭孔子学院,按照该大学的安排,到明年1月份,孔子学院同他们的合作协议就要失效。赫尔辛基大学表示,中国希望继续这个合作项目,但是他们果断地拒绝了。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个叫停孔子学院的西方大学,一方面,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也是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东西方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被无区别的政治化了。

  但懂得都懂,中国文化才是被西方国家针对的主要目标。近两年先后有多所孔子学院被相关大学用各种理由强行关闭,而这无非是因为对方意识形态的偏见,从而对孔子学院萌发的排挤心理。

  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按照美欧国家的狭隘想法,就只能容得下他们自己本国的文化。挤不进去的圈子我们不强求,反正孔子学院已经在亚非拉美其等地区饱受赞誉,被视为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的重要平台。

  头条热榜

第6位网友观点:

  盘点欧洲地理之城市

  赫尔辛基(Helsinki),芬兰首都,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文化中心。位于芬兰南端,芬兰湾北岸。三面环海。市区面积芬兰议会大厦448平方千米。大赫尔辛基面积1145平方千米,人口约116万。地处北纬60°,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6℃。1550年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瓦萨创建。1640年南迁。1809年并入俄国。1917年独立后成为芬兰首都。

  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1/3的产业工人,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造船、食品、纺织、陶瓷、印刷和木材加工等。工厂多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均毗临海运码头。海港的年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1/5。每年1~4月海面结冰,需用破冰船引航。北郊万塔有国际机场。市区水面和绿地面积占很大比重,环境优美,市内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建筑风格独特,以火车站、国家学院最为出名。有赫尔辛基大学(斯堪的纳维亚最大高等学府)、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

第7位网友观点:

  美西方极限制裁以削弱俄罗斯遭到啪啪打脸,俄乌冲突百日,俄罗斯狂赚6000多亿!就在日前,芬兰赫尔辛基研究机构“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100天里,从石油、天然气及煤炭出口中赚到了9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526亿元)。

  另据《纽约邮报》报道,本月16日,白宫新闻秘书皮埃尔在回答记者有关拜登将通胀“甩锅”给普京时,再次将“通货膨胀”归咎于“新冠大流行和普京发起的‘战争’”。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指责西方国家过度放水,导致货币发行量太大,从而导致了高通胀。现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开始加息,因此西方国家又将矛头对准俄罗斯,把全球通胀责任转移给普京。

  本质上,全世界的高通胀是产业链受到破坏导致的,并非单一的战争因素和货币发行量大的问题,这与特朗普时期开始的贸易战有关。现在民主党正重新考虑贸易战,有可能取消一部分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可以说,新冠病毒疫情、俄乌冲突以及贸易战严重破坏了全球化,导致原有的供应链体系处于崩溃边缘,这才是西方国家产生高通胀的原因。

  而俄罗斯国内并没有产生高通胀,这也得益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孤立,导致俄罗斯经济比较独立,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预想的那样出现经济崩溃的局面,也没有出现苏联解体时期的局面。最核心的原因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是靠产业链来运转,靠金融手段来协调,而俄罗斯的经济模式并非如此,中国的经济模式也并非完全如此。

  特朗普曾说过全球化是不可靠的,现在的局面就充分说明了全球化是西方国家必不可少的。西方国家是无法摆脱全球化的,毕竟欧洲的高福利制度是基于全球化,而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也是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之上的。

  本身美国的精英集团正在做一种测试,那就是美国能否脱离全球化而重回孤立主义时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一直搞大陆孤立主义,而今美国正循序渐进尝试重回大陆孤立主义时代,因为美国上层社会判定全球化不利于美国发展,所以美国有可能变得像英国一样衰落下去。

  新自由资本主义和全球化有利于向中印这样的国家发展,而中国和印度都是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大国,以后可能会对美国形成很大的挑战。所以现在美国一直在破坏全球化,而且还搅动地缘政治局势。美联储的策略也不会随着美国中期选举而改变,这是美国的一种国策。

  美国总统拜登现在希望能够停止俄乌冲突,也希望缓和同中国的贸易战,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美国要将自己调整到一种能够回到大陆孤立主义的状态,从而削弱全球化,防止中印超越美国。总的来说,美国就是认为全球化不可靠,想保持更强的独立性。

  总的来看,美国民意是美国能否接受这种压力测试成功的关键。如果民众发起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那么美国国内的社会秩序将濒临崩溃,则美国就无法摆脱全球化,重新回归全球化并试图主导全球化的发展。

  可以判定,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因为现在的全球化是信息技术的全球化,而并不是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化的全球化。从整个人类的历史来看,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并没有向自然界扩张,人类并没有获得新的索取物质与能量的手段,只是让市场流通效率加快。然而随着人口基数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的优势和红利将不再显现。

  虽然新冠病毒疫情危机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但是人类整体数量仍然在不断扩张,因此资本主义要想解决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出现众多像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发展出更强的向自然界获取能量和物质的手段,而不是单纯提高流通效率。

  因此,就算美国退出全球化也是暂时的。资本主义要想继续延伸,就必须推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否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将陷入长期的动荡,而这为俄罗斯恢复前苏联的势力范围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相信这也是欧洲和美国无法接受的。

第8位网友观点:

  清晨世界发生4件大事,王毅发言“中国愿同岛国分享发展红利”,印媒报道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德法军舰抵达芬兰赫尔辛基码头,俄罗斯将继续不间断向塞尔维亚供气

  5月30日早上,国际上又传来了4件值得大家关注的新闻,接下来简单讲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一件事情,王毅发言“中国愿同岛国分享发展红利”,5月30日消息,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5月29日的时候中国外长王毅会见了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纳。

  说起这个太平洋岛国论坛,它可以理解为是南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组织,因此中国才会在这个论坛上与其秘书长进行会谈。两方进行会谈就是要明确日后依然会加强对话、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的主旨。

  说实话,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领域里确实能够帮助很多小国带动他们的经济走向更高的高度。

  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国愿意在未来的时间之内与太平洋岛国一起共谋发展,而且也愿意与这些国家分享经济红利,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也表示欢迎这些国家的优质产品出口到中国,中国市场非常广阔,一定可以在经济层面帮助太平洋岛国。

  第二件事情,印媒报道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5月23日消息,根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美国已经超越了中国成为印度2021到2022财年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印度商业部的数据,印度与美国在2021到2022财年的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了1194.2亿美元,而在此前一年美国与印度的双边贸易额仅仅才有805.1亿美元。

  再来看一下2021到2022财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额数据,消息显示,中印的双边贸易额为1154.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194.21美元。

  印度媒体兴高采烈地报道了这则消息,在报道中彰显了美印同盟的经济增长趋势,但是说实话,美国与印度之所以会在这一财年贸易额实现增长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打压中国企业。

  往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额才是最大的,可是这些年来印度一味的打压中国企业,妄图遏制中国经济,这直接造成了印度国内的零售商以及企业不敢与中国进行贸易,生怕被印度政府抓住小辫子。

  印度出口商联合会副主席声称,印度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非常有前途,如今美国已经成为了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也意味着全球企业正在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第三件事情,俄罗斯将继续不间断向塞尔维亚供气,5月30日消息,在5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了电话通话,通话之后两国的领导人都觉得双方应该继续在天然气领域里展开贸易。

  因此经过此次友好的会谈俄罗斯也同意继续向塞尔维亚供应天然气,俄罗斯与塞尔维亚之间是战略伙伴关系,说实话这两个国家也有着同病相怜之处。以前塞尔维亚深深地陷在科索沃问题之中,后来被美国捷足先登,美国直接宣布科索沃成为独立国家,所以说塞尔维亚与美国之间也有着许多过节,因此与俄罗斯展开更密切的合作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四件事情,美德法军舰抵达芬兰赫尔辛基码头,5月30日消息,根据芬兰媒体的报道,美国、德国、法国的四艘军舰已经抵达了芬兰码头,接下来美国和德国的军舰将会一起进行联合演习,演习的地点是在波罗的海。

  其实美国、德国、法国之所以会跑到波罗的海进行军事演习无非就是为了给芬兰加入北约撑腰,此次这三个军事大国不惜派出军舰来访问芬兰就是来自军事领域的支持。

  不得不说,美国还是那个美国,美帝国主义总是习惯利用所谓的军演来威慑恐吓其他国家,以求达到自己霸权主义的目的,如今为了让芬兰加入北约美国可谓是煞费苦心。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