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媒

2024-06-10 09:33:45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潘功胜:要坚持金融为本、科技赋能#作为一个跟银行打了五六年交道的乙方,我谈谈一点我自己的认识。

  首先是金融科技的转型,银行是被迫的。几年前就有银行脱媒的呼声,后来又有各种宝等的追兵,再加上这几年实体经济的困难,很多赚钱的业务又被监管。总之一句话,也没什么人来存钱,存进来的钱也没什么好的投资渠道,银行很着急啊。要转型,就一定要转型。

  那么往金融科技转对不对呢?君不见蚂蚁金服,腾讯理财通早前不都是活得很滋润吗?我们银行是不是也可以效仿?

  我的结论是未必可行的。第一蚂蚁金服,腾讯理财通,熟悉内情的应该都知道,强监管下,他们活得到底好不好,如今蚂蚁金服碰到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二是个企业基因问题。很多事情不是说投钱就能做成的,主要是个基因问题。

  最后,说下技术栈的问题。以招银云创,平安科技为代表等,现在的很多新技术啊,有点像流行歌曲。流行一段时间就不流行了。而且,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开源,云计算,是不是就一定是未来方向,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存疑。传统架构有什么问题?很多大数据的场景,传统架构一样能搞定。只不过多花了点钱罢了。对于银行来讲,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应该就不是大问题。为什么非要折腾呢?折腾难道就不花钱吗?

  最后的最后,我谈一下我的结论,这一波的金融科技,尤其是银行的金融输出,我是不看好的,主要是觉得商业模式上不挣钱。但话又说回来,有的银行对赚不赚钱,不是那么重要,金融是有原罪的,而科技一定是高大上的。金融转科技,错不了,只是科技是科技,金融是金融,不能打着搞金融科技的旗号,其实就是做金融,或者本来就是搞金融的,非要加上科技,最后都可想而知的!

第2位网友观点:

  数字技术赋能的普惠金融将更高效地为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资源

  普惠金融最大的问题点是成本是否可负担。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金融资源的原因也在于,为其提供金融服务预期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敞口。因此尽管数年来政策文件持续强调普惠金融,但普惠金融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仍难以公平地获得金融资源。

  数字化时代下,对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的发展,普惠金融将能够起到明显更大的作用。首先,数字化的普惠金融服务节省了场地成本、人力成本等服务成本,这让金融机构有能力容忍更高不良率带来的损失。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增强,使得更多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的信用风险特征能够符合金融机构风控的要求。其次,数字化的普惠金融能够有效结合消费信息、税务信息、供应链信息等非传统信息,形成融资方的信用水平画像。以往由于难以评估信用水平,众多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则可以覆盖到这类金额较低但体量巨大的群体。当然这也需要经济主体本身先实现数字化转型,这样才能够积累出足够的多元化信息并进行信用水平画像。再次,金融脱媒的趋势下信用评估的精准性变得更加重要,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将更加凸显。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群体与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群体高度一致,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将使得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通过金融的普惠性帮助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第3位网友观点:

  《一本书看透信贷》

  马克思资本论所说的“资本是逐利的,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有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见他人间一切法律”。这个应该怎么理解呢?

  资本必然有逐利性,存天理灭人欲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用好资本这股劲儿,朝着什么方向去创新,这需要高超的监管水平。

  金融的本质是融资中介,它的存在意义在于降低投融资双方的交易成本,如果成本过高,就会产生金融脱媒,金融机构的创新方向应该是降低中介成本。

  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信用评估的低成本、信贷流程的高效率,是更正确的创新方向。

第4位网友观点:

  上海合作组织金融科技合作将是经济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既然上合组织要提倡经济数字化和金融合作,那么金融科技合作就将会是大势所趋。金融科技使得金融业可具备数字化和 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操作清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服务范围广等特点,使得交易流程更加简化、透明、有效。不过,金融科技合作也将会给上合组织成员国带来较大的金融监管压力。一是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对各成员国监管的专业能力要求提高。需要及时更新迭代知识结构和专业资源,快速匹配最新金融科技成果。二是金融风险的检测和管控可能更加艰难。去中心化和金融脱媒使得更多过去未被纳入监管、资本水平较低的科技企业进入金融行业,许多交易活动可能逃脱中央清算机制,而增加风险检测和管控难度。三是需要防范监管套利和空白。某些科技创新可能逃脱监管体系,变相规避监管,造成监管套利。因此,成员国若要加强金融科技合作需要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和信息互通,加强监管合作,建立区域共同预警机制,探索标准化监管模式。

第5位网友观点: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正在试点过程之中,主要通过白名单邀请方式,白名单用户已达1000万,北京冬奥会场景是下一步试点的重点领域。

  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央行就虚拟货币炒作约谈了银行还有支付机构,有关部门也对一家公司予以清理整顿。央行在这一方面下一步的打算如何?在国家层面是否也会对这些为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提供服务的公司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范一飞指出,数字货币发行主体可以分成私人数字货币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私人数字货币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币等这样的货币,也包括推出的各种所谓“稳定币”。这些货币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投机性工具,市场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存在威胁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潜在的风险。

  同时,“稳定币”也成为一些洗钱和非法经济活动的支付工具。一些商业机构所谓的“稳定币”,特别是全球性的“稳定币”,有可能会给国际货币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等带来风险和挑战。“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担心的,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范一飞说。

  针对私人数字货币,范一飞称,“对这些私人数字货币,它是不是作为货币信贷存在,我们还在观测和研究。同时,我们要大力推进央行数字货币。”

  范一飞指出,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批发型央行货币,主要是面向商业银行等机构类主体发行,多用于大额结算,另一种是零售型央行货币,主要是面向公众发行,可以用于日常交易。

  大多数研究认为,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影响。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分歧是比较大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会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会不会削弱货币政策、会不会加剧银行挤提等,争论比较集中。

  对此,范一飞表示,“我们对这些问题也高度关注。目前我们正在试点过程之中,这些数字人民币究竟对货币体系、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始终高度关注,我们也努力通过业务、技术和政策设计,确保数字人民币体系对这些宏观方面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还是有信心把这项工作继续扩大试点面,加大试点范围。”

第6位网友观点:

  近日,泰国银行(Bank of Thailand)的一篇研讨论文对泰国背景下零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三个货币金融问题进行了探讨。该文作者指出,泰国公民有可能在十年内迅速采用不付息CBDC(unremunerated CBDC)用于交易;可以有几种途径来利用零售CBDC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过银行利率渠道和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入,但也要考虑付息的零售CBDC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操作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还需考虑零售CBDC对泰国金融机构的脱媒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对文章核心部分进行了编译。

  货币和支付的数字化在现代不断发展。支付方式的创新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信用卡,后来的创新出现在磁条卡和银行账户上。1998年,人们通过PayPal实现了网上购物的互联网支付,而随着M-Pesa的使用,移动支付也出现了。在此之前,创新建立在政府发行的主权货币之上。最近,金融技术的发展更多地转向了具有跨境影响力的私人发行货币。2008年,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被应用于金融领域,导致加密货币的兴起。例如,DLT被用作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第一个也仍然是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Aensmacher,2020)。然而,价格波动削弱了加密货币作为价值存储和交换媒介的有效性。为了减少这种劣势,法币或安全资产所支持的私人稳定币被引入市场,这些稳定币限制了价格波动,成为更好的价值储存手段。

第7位网友观点:

  #基金经理看后市#不破不立

  上周市场进入到加速下行的状态,其中上证50指数下跌4.14%,沪深300指数下跌4.22%,中证500指数下跌4.85%,创业板指数下跌3.03%,海外市场最近两周延续下跌走势,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99%,标普500指数下跌2.8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3.53%,恒生指数下跌6.17%。

  最近5个交易日申万一级行业中没有一个行业上涨,全部下跌,涨跌幅前五名的是综合、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建筑装饰,分别下跌0.08%、0.56%、2.06%、2.07%和2.54%,涨跌幅后五名的是社会服务、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和钢铁,分别下跌7.91%、7.54%、7.03%、6.99%和6.13%。

  上周最大的心得是再次被狠狠打脸了,我在两周前的笔记中提及当前A股市场的第一个至暗时刻无疑已经出来,建议大家加仓,在过去的10个交易日中,这个结论管用了头两天,随后迎来了即便不是史诗级也至少是半史诗级的下跌,下跌的壮观程度基本也就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时期了。如果说今年1月份是抵抗式下跌,那么上上周是踩踏式下跌,上周则是崩溃式下跌。

  巴菲特在一次著名的采访中说不要预测市场,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市场真正的底部,在A股流传的谚语是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对于像股市这样一个复杂系统,其预测的准确性比已经非常复杂的气象系统要更低得多。

  股市如同一张巨大的温床,身处其中会有诸多的理所当然,比如2015年随着创业板的上涨,投资者会认为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并购与市值管理的预期会让参与者觉得金融脱媒成为可能,只有没想到的模式,没有不敢想的市梦率和股价,又比如2017年核心资产的一枝独秀,让参与者觉得中国核心资产的系统性重估是必然,以大为美会是主旋律,又比如伴随科技板块的大国崛起以及新能源双碳逻辑的传播,对于科技板块以及新能源板块的长期高估值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必然,然从已经发生的故事来看,我们会知道很多必然远非必然。

  在一个没有必然,以及大师认为没有办法预测底部的大型游戏现场,难道作为参与者就真的只能随波逐流,靠天吃饭吗?我仍然觉得未必,这也是我日常时刻保持思考的动力,如果拉到更长维度,如大师所说,在未来20-30年的期间来看,恐慌性下跌是个胜率极高的买入时间窗口。但对于A股的投资人而言,如果是投资者个体,在配置自身金融资产的时候,这个长周期维度确实非常必要,不光体现在长期结果本身会不错以外,也在于当建立这个长周期预期以后,对于短周期波动的预期和心理承受能力会大大加强,即便遭遇当前超预期的大跌,有的时候甚至是前所未见的毁灭性下跌,也可以更加坦然面对,快乐投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真正建立起来。

  但对于资管机构的专业投资者而言,20-30年似乎太长,至少就当下而言,当所有的机构投资、包括监管机构都在倡导长期投资的时候,资金的来源方却没有建立长期投资的概念,无论是一般的基民或者是机构委托人,对于短周期的波动以及中周期业绩的关注会在无形中迫使管理人把关注的权重从未来的20-30年浓缩到当前的2-3年,有些时候还会在压力的背景下进一步考虑2-3个月的情形。

  其实不光A股投资人如此,海外市场同样类似,不同的资金性质,不同的风控机制,有的时候在短期形成强共振,这也是市场巨大波动的缘由,但在另外一个层面,这种短期的超强共振也更容易在短期打出一个极强的顶部或者底部。最近高层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是先立后破,与此相对应的是不破不立,从投资者最喜欢预测的市场底部来看,真正的底部是市场交易出来的,最极端的状态是以毁灭的形式来重生。环顾全球市场,似乎俄罗斯股市、中概股都有强烈的这个味道,香港市场和A股也有类似味道,尽管每次市场下跌的原因各自不同,但当下给人的感觉都是绝望并且看不到任何转机,坦白讲,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真能看到希望,也就不至于跌那么惨,所以这本质上是一个悖论,也决定了在真正底部的时候不会有多少人能够抄到底。作为我而言,只能是再次强调当前位置再战略性看空就是犯战略性错误了,至于战术的问题已经是个小问题。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