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型基金

2022-10-19 17:47:00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私募基金水平高不高

  当然高,今年第一名收益1121%,也就是翻了11倍

  第二名,9.5倍

  第三名9.3倍

  当然了这些基金规模一般不大,带着杠杆压一只票,所以不是只看当前业绩,还要看背后逻辑

  下图是某平台统计不代表市场全部#基金#

第2位网友观点:

  光伏新能车暴涨,有人问今天要不要乘机赎回基金?

  这里不敢给操作建议了,毕竟长远来看3000点肯定不是铁顶,昨天家里人问我要不要赎回基金,我都没敢给建议。只能说不要上融资上杠杆。

  因为你不上杠杆,躺平了肯定能熬到大牛市,但上了杠杆就没有容错率。

第3位网友观点:

  不要杠杆,资金大,投点基金,没有这样惨!

第4位网友观点:

  中原证券:国内市场经过上半年的大幅回调,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最低30%的水平,估值优势比较明显。央行保持相对宽松的政策,资金进入股市信心增强,公募基金发行已从冰点开始回升,杠杆资金重新增加,外资开始逐步回流,市场进入相对稳态。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是战略布局的窗口期。建议关注稳增长、涨价、科技以及业绩改善的行业。

第5位网友观点:

  基本面看市场,宏观:

  证监会继续发布积极维稳信号。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谈 A 股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要支持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目前,市场杠杆资金规模有限、风险可控,公募基金总体是净申购,没有出现集中赎回。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稳妥有序、风险可控,未来证监会将会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2022年以来,央行已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全年上缴利润将超1.1万亿元。同时,已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

  取消关税利于国内经济恢复。环球网消息:M国总统BD10日表示,可能会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以帮助控制美国不断上涨的消费者价格。

  在国内疫情缓解、政策支持、风险释放等积极信号的影响之下,近期会有结构性短线交易机会,但注意节奏。

  行业:

  今日涨幅居前的品种是”成长赛道(汽车芯片、第三代半导体、 MCU 等科技、钠离子、 HJT 、锂电、新能源车等新能源)、消费( CRO 、酒类、餐饮等)";今日市场普涨,在尾盘会有一些分化,房地产、养殖类出现调整。

  科技半导体:主要催化是政策引导+涨价预期+估值因素。从外媒的报道来看,台积电已经通知客户将上调晶圆代工价格,部分客户在周二也已确认他们收到了涨价的通知,晶圆代工价格在明年将上涨约6%。

  在部分芯片短缺有缓解、市场担忧成熟制程工艺产能将过剩的情况下,台积电还全面上调晶圆代工价格,主要是出现了新的影响产能扩张的因素(比如,半导体生产设备交付推迟而导致晶圆厂建设推迟),预计明年晶圆厂产能依旧紧张。

  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操作上暂时以短为主,中期的底部还需要时间完成。

  新能源: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引导及估值的影响。4月份,受疫情的影响,乘用车消费市场受到一定负面影响,但新能源整体同比仍然维持78%的增速,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预期将会得到改善。目前新能源车的 PE 为48倍,处于47%的分水位,估值整体占优。

  CRO :对于临床 CRO 来讲,头部5家市占率已经接近50%,这也意味着竞争壁垒较高。继续看好。

  观点:

  指数在调整3个交易日后资金承接明显,积极信号开始显现。目前观点”未来2-3周内存在结构性短线机会,预计在5.25号之前”。短期操作上,以短线为主,谨慎追涨杀跌,禁止跟股票谈恋爱。目前大盘未见底,不可太激进,仓位3-5成。

  中期观点:5月以做短线为主,少量仓位参与。6月份以休息为主,大概在中旬以后可进入选股模式,7月后相对乐观,可多关注成长类、机构类,如半导体、新能源、军工,或行业龙头。

  “猪肉”中期趋势依然乐观,可继续保持跟踪。“啤酒”回调后继续保持关注,要注意节奏。“ CRO ”观察结构性机会,注意资金的变化。乳业后期仍有机会,注意节奏。

  成长赛道(半导体、新能源、军工等)短期有积极信号,机构开始逐步承接,存在结构性的交易机会。稳增长中的"水利、水泥、中字头、 BIPV 、农业等仍然可以适当关注。目前市场会轮动、不集中,看好个股的节奏。

第6位网友观点:

  量化巨头九坤投资海外关联公司所管理的美元基金1月总体回撤超7%,叠加5倍左右杠杆,因此1月净值跌幅为39.13%。

第7位网友观点:

  现在市场成交量很大,量化策略的基金确实贡献了不少,但最近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量化基金进入了市场,会不会像“杠杆牛”、“放水牛”一样,引发新一轮的“量化牛”呢?

  其实量化基金在漂亮国的成熟市场已经持续几十年了,采用的高频交易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以机构为主的市场上成绩也并不突出(远低于指数)。只是咱们大A股依然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散户的特点就是不懂、胆小但愿“赌”,所以量化策略在大A如鱼得水,高频交易收割一波波韭菜(Jeff的量化私募今年已经75%了)。

  大家慢慢认识到这类策略在A股的有效性,所以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都在巨量的发行量化产品投入市场,隐忧就开始显现:量化策略核心的指标就是AI程序,程序编得好就是可以打败市场上其他量化策略,但目前开始有相同风格的策略开始互相挤兑,超额收益就开始下降,所以最近不少成绩好的公募量化基金就开始限购了。大家要开始对量化策略的成绩降低预期,因为市场上留给这类基金的空间在变得拥挤。

  但量化基金绝不是洪水猛兽,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上,高频交易总是经得起考验的,大家也不要害怕它,还是认清楚量化策略是怎么运作的,把它作为你资产配置的一个环节,替代自己盲目追涨杀跌做短线,目前来看还是很有效的![大笑]

  #基金##股票##A股##投资理财##Jeff教投资#

第8位网友观点:

  近期以两起私募基金并购案例分析,今天先从简单的案例分析,案例是艾派克公司收购Lexmark使用的私募股权基金杠杆收购。首先,宏观背景是基于“一带一路”发展以及政策支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启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潮。其次,此次杠杆结构是较为典型的6:3:1结构,即优先级债券融资60%,过桥资金30%,自有资金10%,运用的主要杠杆模式是可转债券融资。最后,此次案例不仅获得税收优惠(依托债券融资的政策优惠),同时,使得参与银行、投资者获得可观收益。总结案例中需关注的风险因素:其一,债券融资占总资金的约68%,带来税收优惠的同时,过高的债务比例使得企业需支付的利息规模较大,进而造成了较大的财务压力;其二,企业经营中的经济行为与投资逻辑出现摩擦,具体体现在,在企业经营中具有较浓重的成本控制意识,总希望加强经营的成本调控,而在杠杆并购中不仅需要控制利率成本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运作达到获利的结果,需要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其三,跨境法律、汇率、文化差异的风险因素较为常见、分析较多,就不展开论述。由案例分析带来的启示:首先,该案例主要依赖可转债的债券融资,可转债本身就属于金融债券工具的标准化创新,因此,仍应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继续加强如《期货和衍生品法》等法律框架的健全;其次,此次并购发生在海外,其中运用的融资工具最终都在纳斯达克市场中流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管中心的建设,吸引国内、国际的资本流入;最后,仍然需要坚定不移的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原因在于,这种典型的6:3:1比例形成于以美国为代表成熟资本市场的实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杠杆比例逐步趋近于这个比例,而在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杠杆资金结构中自有资金的比例曾高达70%,撬动杠杆资本的能力低下,且以来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占比为26%,产品过于单一,也使得流动性无法有效提升。

股票

MORE>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