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基金

2024-06-10 07:08:48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8:57】

  【宏川智慧:公司并购成长空间较为广阔 适时推动并购基金设立工作】宏川智慧在日前的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所处的石化仓储行业具有高壁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行业准入门槛高、监管严格、项目建设周期长、运营难度高等,行业的企业集中度较低,潜在并购标的资源丰富,公司并购成长空间较为广阔。在未来的并购成长中,公司将综合考虑并购标的具体情况、资金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适时推动并购基金设立工作,为公司并购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公司的规模与业绩提升。

  【9:24】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太空已经二十多天了。这些天,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的工作紧张而有序。除了为首次出舱任务所做的准备,他们还进行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央视新闻)

  【9:32】

  最新信息显示,东方财富证券正在谋求基金托管牌照。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大爆发,越来越多的券商正进军基金托管行业,截至目前已有25家券商获得基金托管资格,还有5家券商正排队申请牌照。(券商中国)

  【9:44】

  【恒泰证券因引流开户不合规被罚 营业部负责人遭警示】近日,上海证监局披露,恒泰证券上海九江路营业部在引流开户活动中,将开户奖励简单与开户数、客户资产值等挂钩,未将员工展业行为的合规性、客户投诉情况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等,被监管对该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而相关营业部负责人也被出示警示函。

第2位网友观点:

  僵尸基金再现!基金业协会显示,从今年1月1日起,已经注销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达到270家,其中包括主动撤回和协会注销。僵尸基金的风潮似乎再起。上一次,是2016年的PE+上市公司闹出的并购基金闹剧。自2011年以来,“PE+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模式席卷A股市场,并发展成为并购的主流模式之一。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在2011-2015年,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达700多只。在一波波的热潮之后,这一模式也给市场各方带来困惑,大量“僵尸基金”长时间没有实际运作,一二级联动套利模式暗藏利益输送风险,内幕交易时有曝出。以“PE+上市公司”模式为主设立的产业并购基金规模一度呈现“井喷”状态,而经历市场大幅波动之后,如今这些并购基金的运作却陷入了“毫无进展”的尴尬境地。与成立之初掀起的资金狂潮相比,这类有外部投资机构深度介入的并购基金逐渐沦为“僵尸基金”。对此,我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产业基金沦为“僵尸基金”,例如有的甚至连首期资金都无法完成募集,从而导致投资不达预期等风险凸显。#经济学家宋清辉#

第3位网友观点:

  房地产上,郑州昨天推出保交楼行动方案,要在10月6日前,实现全市烂尾楼复工。对于困难企业将通过纾困基金、并购贷等形式,由国有平台公司接手,先复工再清算。房地产下半年受低基数的影响,业绩同比或会有改善。

第4位网友观点:

  【高瓴踏上S基金征途:积极与地方引导基金合作 侧重收购硬科技资产】@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获悉,市场传闻高瓴正频繁就一些投资项目寻找买家接盘,甚至高瓴已联系某些S基金磋商项目出售事宜。高瓴对此回应称,S基金是他们的新策略。对高瓴长期看好的领域,他们既做股权投资,也会购买二手资产。目前,高瓴正在与地方引导基金合作,推进S基金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瓴资本正以买方身份接触多个资产包,打算收购其他PE基金抛售的项目资产。“高瓴S基金收购的标的,基本都是硬科技方向,之前他们在看的一个资产包,包括数个机器人项目,价格大概是3亿。”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高瓴踏上S基金征途:积极与地方引导基金合作 侧重收购硬科技资产 - 21财经

第5位网友观点:

  #苏州头条# “第七届中国并购基金年会暨苏州基金博物馆十周年庆”活动,将于明天在苏州园区香格里拉酒店举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聚焦长三角,聚焦大重组”,由苏州基金博物馆主办,全联并购公会、苏州市金融发展研究会协办,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指导,经济参考报、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新浪财经、搜狐财经、苏州日报媒体支持。

  届时,国内金融届、基金届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领导,金融机构和企业高管将齐聚活动现场,就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作为国内基金届一年一度的权威盛会,本次活动将在线上、线下同时举办,苏州这座实力名城也将因金融和基金两大关键词而吸引众多关注。

第6位网友观点:

  【年内“重组退”公司达14家,专家建议发展专业并购基金】最近一周,退市新规成为资本市场热词。作为多元化退出渠道的一种,并购重组退市也是上市公司退市的一个重要渠道。“重组退市能够化解存量上市公司风险,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也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和延伸,最终通过市场化出清,推动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记者表示。详情请戳:年内“重组退”公司达14家,专家建议发展专业并购基金

第7位网友观点:

  【彭博社:沙特正寻求收购星巴克股份】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正在寻求收购隶属于科威特阿尔沙亚集团的中东星巴克咖啡连锁店特许经营权的股份。

  而据美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9月10日,这家管理着超过6000亿美元资产的公共投资基金正在牵头业务,将在几周内获得股份。

  彭博社称,阿尔沙亚集团估计业务价值150亿美元,而潜在买家预计其价值为110亿美元。

  如果交易成功,星巴克业务将使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直接进入14个市场的近1700家店面,覆盖从沙特到土耳其等中东最大的新兴经济体。

  来源:海湾在线

第8位网友观点:

  其实恒大才是中国最大的私募和风险基金。它负债19000亿有很大一部分投到了地产以外的多元化领域,赌的就是其中一个和多个甚至十几个能尽快上市,急剧放大原始股的投资价值,或者价值增值后被收购实现增值套现,然后它的巨大负债会自动被化解,不成问题。

  然而目前看,它采取的“短债长投”的策略和盲目多元化博取超额回报的企图基本算是失败了。

  类似的例子也有,比如华谊兄弟。盲目收购看似盈利的企业企图合并报表后做大市值抵押股权融资,结果几十亿现金换来的是一堆破桌子和落满灰尘的工位。。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