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概念股

2024-06-12 11:10:30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当初IPO拟定的发行价是68.8元一股,总市值2.1万亿。而当时的认购情况是超级火爆,甚至被炒到了超额十几倍。

  这次蚁金服将启动内部员工股份回购,价格为195元/股。这个价格很良心了。

  回购的数量为个人持股总数的15%,这又将暴富一部分人。

  记得蚂蚁第一次IPO有一个梗,就是很多人预定了别墅豪车,但是最后因为IPO失败又退了,现在这部分人又可以把退的别墅豪车买回来了。

  为什么这次蚂蚁可以上市成功了?

  大家仔细看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重庆蚂蚁集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扩股至300亿元,四大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达出资60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个信达可是央企。

  其实马云真的很厉害,他改变了我们两次生活模式,第一次是互联网购物,第二次是移动支付。

  这种改变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机会,只要抓住一个就可以富的流油,而抓住两次的人,我是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首先恭喜有蚂蚁股份的人吧,身价增加几百W的人不在少数。

  蚂蚁上市其实也代表了移动支付和数字化货币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第2位网友观点:

  历尽千帆,马云上岸!

  AMC用60亿入股蚂蚁金服金融业务(花呗+借呗),占股20%,这业务贡献蚂蚁70%左右利润。虽和当初上市的时候豪言上万亿元估值有差别,但是这也说明蚂蚁金服终于进入国家队时代!

  PS:蚂蚁金服同学股票终于有希望兑现了,但是大幅缩水也是肯定的。[捂脸]

第3位网友观点:

  昨晚出了一个消息蚂蚁金服延缓上市对A股来说算不上什么利空也算不上什么利好,大A这么大的地主还差那两亩地,蚂蚁金服概念股会受影响,其他的无关。指数昨天反弹比较强劲力度还可以成交量放出来了,梯量逐渐放量指数继续震荡上行,跌一下就看空,涨就看多,三大指数都是牛市,不用太担心指数,重要的是把握好个股机会,找趋势向上跌幅比较深的个股埋伏进去中线持有。上证指数大趋势没有改变依然向上,每次的大幅回调都是低吸的机会,指数没有大风险不用恐慌,牛市。创业板指最近比较强劲但还是围绕箱体区间震荡,创业板牛市中的调整大趋势没有变。操作策略:大科技,新能源汽车个股涨幅的不要去追,大金融,医药

第4位网友观点:

  【好蚂蚁,还是坏蚂蚁?】

  近期,蚂蚁金服延缓上市的消息瞬间引爆各路媒体。但短暂的“停留”并不会影响这艘航空母舰在A股的最终落地。母舰终将抵达,但关于蚂蚁的一些市场分歧和背后引申出的监管态度。

  一:巨大的市值会导致“虹吸效应”吗?

  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蚂蚁金服的上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A股市场的生态格局。蚂蚁集团上市融资额后为5102亿元,而今年共计321只新股上市,累计的募集资金为3952亿元,这也意味着蚂蚁集团的上市融资额远超于今年新股上市的总和。但蚂蚁集团的战略配售比为80%,留给散户打新的配额将会远低于中芯国际。

  由此可见,对蚂蚁“虹吸效应”的担忧更多在于情绪层面。上证50等指数基金也将会主动纳入蚂蚁金服。同时,考虑到此次上市的暂缓,市场将会留有更多的时间为蚂蚁的上市作出反应。

  但对于蚂蚁是否会导致虹吸效应的考量并非没有道理。三季度转向四季度,市场资金由前期的逆周期板块逐渐向科技、消费、家电、汽车等顺周期板块转移。前段时间的可转账暴涨,资金炒作热情高涨,明显说明了市场下一个热点的不明确。若在蚂蚁上市时市场仍没有确定投资主线,那么便可能会导致虹吸效应的到来。

  二:投资者该如何看待蚂蚁金服,到底是科技股还是金融股?

  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跨领域”企业产生。按照传统定义,投资者将会没有办法为其分类。笔者认为,对企业而言,到底是科技股还是金融股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蚂蚁本身的成长性。企业的市盈率本质上不是由企业类别决定的,市盈率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成长性。市场永远是向前看的,具备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市场才会给出乐观的预期,从而影响市值。

  三:蚂蚁真正面对的问题

  此次蚂蚁将会拿出10%的融资所得用于海外业务的拓展,蚂蚁已在英国、东南亚地区、印度开始扩张。笔者对于蚂蚁海外业务的拓展并不乐观。蚂蚁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凭借着两大法宝:利用大数据对于小微个人贷款产品的精确设计以及支付方式深入个人日常消费场景。考虑到西方对于个人隐私的敏感,收集大数据的任务将会难上加难。而从个人日常消费端来讲,西方银行体系健全,信用卡支付仍是主流,蚂蚁没有存在更该这一用户使用惯性的根本逻辑。由此,面对西方,蚂蚁这两大法宝是否仍能奏效?是蚂蚁真正面对的一个问题和考验。

  四:蚂蚁对于A股意味着什么

  对于A股以及A股投资者来说,蚂蚁的上市只会是好事。A股市场长期在3000点徘徊的原因一是由于银行、地产等高权重行业占据市场很大一部分比重。二是因为审批制导致壳资源的珍贵,退市、入市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指数不能良好反应经济的发展。而现如今,注册制的逐渐完善。蚂蚁的上市将标志着市场将由银行、地产等高权重行业转向越来越多的科技白马股、优秀的独角兽企业。美股指数的十年连续上涨是由一批优秀的科技股所带领的,笔者相信这也将会是A股的未来趋势。

  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中国改革开放已有42年。42年的时间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独角兽”公司。但这些公司大多相继在美股、港股上市,A股的投资者没有享受到这些“独角兽”公司兴起的巨大红利。蚂蚁的上市是一个优秀的起点,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司回到国内市场、选择国内市场。未来,越来越多A股的投资者将会与这些优秀的公司为伍,良性互动,享受与企业一同成长的巨大红利。

  五:如何看待监管与创新?

  监管与创新分别在天平两端。监管往往有灰色地带,而创新往往也产生于此。总的来说,我国的监管制度是较为公平和谨慎的。尽管核心是对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态度不同,但宽松的监管往往会导致风险的加剧,08年的次贷危机的例子不需过多赘述。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即使对市场负责,也是对每一个散户负责。笔者认为这并无大碍。

  作者:牧之的价投哲学

第5位网友观点:

  大家对“蚂蚁今服”和“马已经服”这件事这么在意,我想简单聊两句,供参考:

  首先,作为互联网第一梯队第一家回归的公司,兼可能是A股市值最大的公司,在发行上市前的考察不可能不细致,不谨慎。688688的史上最牛代码、创业板IPO为它让路等等,根本不可能是一时头脑发热拍大腿的举措。所以现在的小风波,我个人理解为小批评大帮忙,点到为止。树大招风,前不久就有过暂缓上市的传言,还被辟谣了;至于这次的原因,似乎与杰克马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有关。相关新闻很多,不多讲。

  这次香港也暂缓上市,表态很耐人寻味,退款什么的....给人一种上市失败的感觉。蚂蚁集团上下几百号人,加上保荐上市的、获取份额的战略股东、基金公司、代销的券商,还有成千上万等着肉签的散户的劳动和期盼,会归零吗?这我可不敢说了。准备几年、走几百个流程,申购都完了突然发生这种变动,真值得玩味啊...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蚂蚁金服”概念股的问题了。A股市场的“概念题材”一直是很迷的存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能蹭上,主营一团糟、F10的概念挤不下的公司比比皆是。我个人认为,除非在蚂蚁已经上市且连续暴涨的情况下,是可能带动这些“概念股”动一动的,因为科创板门槛很多人够不到,散户炒不上热炒概念,主力没有题材借题发挥割韭菜,大家都很痛苦,于是乎可能一拍即合,不过估计很短,就看谁接最后一棒了。除此之外,关于蚂蚁的风吹草动恐怕影响有限。

  同花顺的“蚂蚁金服概念”有50来家,有卖保险的、做软件的、搞房地产的、造汽车电池的做股票的卖家具的,要说一起带崩,可能性不大。其中确实有崩的,最崩那家前不久还在股吧见过有人推荐,说蚂蚁的核心资产是天弘基金跟它有关系云云.....这票从3块涨到11,高位爆量缩量阴跌,明显找人接盘的。“核心资产”什么的,就没有临了才动的,不知有人上当没有。

  最有趣的是,蚂蚁IPO的消息出来后,很多因为“抽血效应”看空的,结果不跌反涨;出了这事儿,又有人欢呼是天大的利好,结果走成这样 ...

  下午大涨难了,短期看3号阳线范围内的震荡吧。这两天米国的选举,我看A股倒费心得多,对比下两地指数的走势就看到了。

  蚂蚁腿绊不倒大象,大象也没必要踩死蚂蚁,只是坐下来讲道理......

第6位网友观点:

  上海电力以前是绿色电力的龙头。

  今天他又涨停了。

  但是我们今天不讨论他为什么涨停。

  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些龙头的背后逻辑。

  一般情况下成为龙头有三种驱动类型。

  第1种就是政策性驱动。

  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就是国家政策推动的方向。我们把这样的上市公司称之为政策推动型上市公司。

  而这样的龙头理所当然的也就是政策性龙头。

  代表的有上海电力。

  最近比较火的芯片半导体,国产软件代替都是这种类型。

  第2种是市场推动性。

  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

  我们把这样的上市公司称之为市场推动型上市公司。

  这种类型上市公司的龙头称之为市场推动型龙头。

  代表的股票:

  之前石油价格上涨的中国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产业。

  巅峰时期的贵州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白酒。

  第3种就是事件推动型龙头。

  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龙头上市公司,

  我们称之为事件推动型龙头。

  比如疫情之初的口罩股。

  疫情中期的检测,九安医疗。

  疫情后期的新冠药,中国医药、新华制药。

  当然还有其他事件:

  比如公司的收购、上市参股等等诸如此类。

  典型的代表有360回归上市,蚂蚁金服上市【未成功】、未来还有可能有华为上市。

  他们都是因为事件性的爆发成长为龙头的。

  当然有的龙头成长,

  并不由单一的推动因素。

  也有可能是两个以上类型的因素共同推动。

  比如九安医疗。

  他不仅仅有事件因素推动,而且还有市场因素。【比如它的业绩爆表,供小于求】

  当然它的上涨持续性也非常理想。

  我们分析这个的意思就是,

  当我们判断一波龙头是否有V反转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判断它的推动因子来帮助预测是否有龙回头的表现。

  因为大牛的第1波,很少人能搭上,

  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一些推动因子较强,逻辑较硬,持续性较好的龙头来参与。

  正所谓:

  先龙头调整而调整,

  后龙头上涨而上涨。

第7位网友观点:

  点位一触即发,借助当前的利好消息,收益长虹指日可待。

  近期该股5日10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走出“银山谷”上涨形态,和叠加走出了“阳包阴”反转形态,技术指标MACD水上二次金叉红柱放大,快线DIF和慢线DEA都已在0轴之上,KDJ二次金叉,RSI二次金叉,前几天量能呈现堆量状态,做多资金云集,筹码基本收集完毕。

  概念题材 央企改革含H股保险重仓大盘股环渤海保险蚂蚁金服概念北京板块中字头罗素大盘

  可比公司 国内市场(16):

  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天茂集团

  基本面优秀,一季度营业收入1.7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2%,净利润3094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7.37%

第8位网友观点:

  又到了上市公司开始炫耀谁持有的蚂蚁金服股份多的时候了:

  中国人保在上交所E互动平台称,公司持有“蚂蚁集团”上市前股份1.28亿股。 ​​​​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