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时间

2024-06-13 05:37:27 首页 > 股票 好运到财经网整理

第1位网友观点:

  为什么在经济困难的时候,有时候也不能太悲观?因为每一次经济最困难的阶段过后,往往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起点: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正是全球互联网企业诞生的元年;2007—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阶段,正是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起点;这一次,哪些新供给将如何创造新需求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呢?为了让新树开新花,也让老树发新芽,我们的价值创造观念、价值创造方法将要做出哪些转型和转变呢?

  新供给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供给结构的多样性和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带来的,这也是中国本轮经济增速下行的本质原因。中国用40多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西方国家过去300年的工业化道路,而这些工业产业则变成了中国经济的主体。比如纺织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钢铁、汽车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石油、化工等行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010年后中国经济的上述供给结构趋于成熟、老化,所以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超过10年的经济增速下行,根本原因在于老供给占比较高,新供给产业占比较低。之前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房地产、汽车等产业,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依靠低廉成本优势赚取微薄加工利润的纺织业、服装业、家电行业等产业,都进入了供给老化阶段。这些供给老化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无法创造新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下行趋势。

  在供给结构老化的背景下,新的上升周期并不取决于老供给的出清,而是取决于新供给的扩张。因此,如果把目光放在投资必然减速、消费增速下滑、出口的增长极限这三大需求上,而忽略了供给结构的积极变化,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得出过于悲观的结论,因为关于三大需求的分析其实隐含了供给条件不变的假设。(《深度转型》、《新供给经济学: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结构转型》)

第2位网友观点: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挺身而出救了它,就没有走出过合理的行情。完全跟全世界反起走。但是只是涨的时候。跌的时候,一点都不比别人慢。

第3位网友观点:

  世界经济大概率会持续低迷。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开始,特别是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带来了经济过热。未来伴随着政策回调,一定会出现一个着陆,不管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加上在新冠疫情以后,各国都在强调国家安全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未来五年全球经济不大可能会高速增长。

第4位网友观点:

  98年金融危机没感觉,那时还在上学。08年金融危机也没感觉,那时还在社会上飘,租着顶楼的民房,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窑。喝着稀饭就白菜的穷屌丝一枚。已经穷得像乞丐一样一无所有,害怕啥金融危机?

  但是,2022年我真有些怕了。3年疫情,就没有怎么好好的工作,和失业差不多。零零星星那点收入真不够塞牙缝的。3年几乎把我仅有的那点积蓄全花完花尽了,现在还不见好转。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父母还年轻,妻儿还待找。现在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孩儿要抚养。房贷、车贷要还款,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对于有钱人那是毛毛雨,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出来打工的普通人来讲,就是压力。现在除了收入降,什么都在涨。菜都快吃不起了。不出去,不花钱。我都记不起自己有多久没有开心的笑了,也记不起多久没有买衣服和喜欢的东西了。现在就感觉不花钱最好,对啥也不感兴趣。美女都不想多看一眼。看到手机上的账单,就天昏地暗的。

  只有在梦中是我最放松的时候,只要一睁开眼睛,就莫名的烦恼,笑不出来,又空虚又无聊又担忧,感觉特别无力,无助。不敢睡,又不知道去哪?该干啥?业务总是开展不起来,身心疲惫。

  接触的人越来越少,学习机会越来越少,年纪却越来越大。唉,所以,当年一无所有却无畏无惧,因为年轻有希望啊。现在貌似有了些东西却是忧心匆匆,疲惫不堪。

  中年,最累的年纪!

第5位网友观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现在的欧盟27国GDP是16.24万亿美元,这个数字成为了欧盟GDP的一个高点,以后很多年都没有超过这个数字。

  直到2021年欧盟27国GDP才达到了17.09万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的水平。也就是2008年是欧盟是GDP的一个高点,用了13年才超过。

  而现在来看,2021年可能会成为欧盟GDP的另一个高点。今年上半年德国、法国GDP均低于去年的数字。下半年欧元汇率又下跌了,加上冬天到了,俄罗斯又关闭了北溪1号,欧盟下半年GDP不容乐观。今年欧盟GDP低于去年是大概率事件。

  从现在的全球经济格局和欧盟的情况来看,我觉得明年的欧盟经济也不容乐观。2021年很有可能会成为欧盟GDP的另一个高点。

第6位网友观点:

  【欧洲能源业“雷曼时刻”将至?瑞士芬兰也参与抒困 万亿流动性支持迫在眉睫】随着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分析师警告欧洲能源业恐迎来“雷曼时刻”。为了避免2008式的金融危机重演,欧洲各国政府掀起了一轮抒困潮,给公用事业公司提供巨额流动性支持,以防他们倒在能源市场动荡的财政压力下。

  动荡的能源市场,令电力生产商为对冲他们销售的交易背上了巨额保证金。欧洲政府担心,一些公用事业公司将无力支付这笔钱,而任何类似违约情形都有可能在金融系统中引发连锁反应。 网页链接

第7位网友观点:

  什么是投资?看懂巴菲特投资的逻辑你就懂了!

  巴菲特什么时候增持比亚迪的?

  巴菲特2008年9月以8港元/股买入比亚迪股份(港股)2.25亿股!

  2008年9月是什么时候?

  是经济不好,金融危机爆发,市场最悲观和恐慌的时候!

  巴菲特什么时候开始减持比亚迪的?

  9月2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在9月1日再次出售了171.6万股比亚迪股份(港股),平均减持价格为每股262.7243港元,套现超4.5亿港元。

  而这距离港交所上次披露巴菲特减持比亚迪股份刚过去一周时间。8月30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巴菲特在8月24日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股份,平均出售价为277.1016港元,套现3.69亿港元。

  2022年8~9月是什么时候?

  是新能源赛道被吹上天,比亚迪股价进入主升浪,业绩暴增,人人都贪婪的时候!

  所以,巴菲特是股神!

  因为他知行合一:“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

  做投资就是在优秀公司困难的时候大胆买入,在大家都觉得它值钱的时候卖出!

  很多人问我:“巴菲特为什么不在2008年买入后,在2009年卖出呢?也可以赚很多!”

  我的回答是:“因为人家是巴菲特!但如果换成你,你能够在2008年买入后,2009年卖出,也是一种投资的胜利!”

第8位网友观点:

  美国的货币乘数从08年金融危机后,大幅下降。存款准备金率疫情期间在美国终结了。说明实体制造业越来越差。

  1.如果没有挤兑,准备金没用;如果真有挤兑,准备金也没用,严重的直接破产,不严重的银行会向央行要贴现,准备金被架空。

  2.准备金率无法对货币总量进行调节。10%的准备金率可以提供最大10倍的乘数,远远大于信贷需求 。

  3.即便不要求准备金,银行也要存钱在央行应对转账需求,放多少让银行自己定。

  那中国的准备金率如何呢?答案可能就在评论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