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一年两“跪”!还站得稳吗?

2022-11-27 16:06:00 首页 > 理财 手机和讯网

  天气渐冷,银行理财也迎来“寒冬”。近日,债券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导致包括中低风险类型在内的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大面积下滑,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抱团式”赎回理财产品避险,银行、理财公司赎回压力骤升。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产品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意味着理财产品将不再保本保息,投资者需要自己承担理财带来的风险。这也导致理财产品净值一旦出现剧烈波动,投资者可能随之产生不安情绪。

  对此,包括农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邮理财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先后发声表示,债券市场将逐步趋于稳定,理财产品的长期回报将向静态收益水平回归,从投资角度看,投资者宜谋定而后动,理性看待市场短期波动。

  11月21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000402)论坛年会上表示,最近由于市场看好经济恢复前景,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这是市场自身调整表现,总体风险完全可控。也传达出对银行理财产品后续走势回升的信心。

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引发“赎回潮”

  近期,债券市场大跌,银行理财产品受其影响净值回撤引发大量关注。

  事实上,在今年3月,银行理财产品就经历了一次大批产品破净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已披露的银行理财产品约有2.8万只,其中破净的产品达到2150只。而上次大面积破净主要是由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披露方式改变、股市下跌、非标占比降低、债券市场波动综合导致。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在4月15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理财会有风险、有波动,这是很正常的。金融机构对投资者进行宣传,一定要树立起长期的投资理念。

  相较而言,本轮破净产品占比较3月相对较少。东吴证券(601555)宏观债券研究在研报中表示,截至11月16日,据wind数据统计,银行理财存续产品共38226只,披露净值的有31195只,其中1838只累计净值小于1,破净比例5.9%。总体破净幅度不大,显著低于3月高达9%的破净比例。

  另外,虽然本次净值回撤的程度低于今年3月份,但波及范围更广。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年3月的“破净”主要是权益市场下跌,导致混合类及少部分固收 的理财产品受影响,净值跌幅更大,但对应的R3-5产品规模占比不足两成。11月“破净”主要是债券市场下跌,导致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理财产品净值回撤,尽管幅度较小,但R1-2产品规模占比在八成以上,涉及到的投资者众多,舆论的关注度更高。

  本轮破净潮中,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恒丰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破净比例超过10%,净值回撤带来了赎回压力。例如,招银理财旗下的招睿活钱管家添金2号产品,该产品风险级别为R2级中低风险,本金风险相对较小,然而自11月7日开始,该产品单位净值一路回撤,由1.0087降至1.0072,历史收益率也由0.86%降至0.71%。甚至由于赎回数量太多,还出现了触碰巨额赎回上限的情况。

  对此,招银理财在公众号回应称,部分代销渠道在手机端设置了巨额赎回控制相关提示,但上述提示并不意味着产品流动性出现问题。

债市波动缘何影响理财市场?

  大量理财产品净值回撤,一向稳健的银行理财突然出现亏损导致产品赎回潮来袭,究竟缘何所致?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本次赎回潮主要是由于债市大幅回调导致资管产品净值大幅回撤而引发,未来央行很可能会出手干预,预计本次赎回潮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谈及本次银行理财大规模破净的原因,李勇宏观研究团队提出了两方面原因:

  一是直接原因。截至11月16日,利率债、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多数一年期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超50bp,一年期、五年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7.09bp、25.52bp、18.96bp;相较于3月份的“破净潮”,11月(截至16日)债券收益率上行幅度远远高于3月份,债市暴跌成为本轮“破净潮”的最直接原因。

  二是底层原因:一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发布,令由于封控而造成的经济停滞预期减弱;二是金融支持16条等一系列支持房地产的措施出台,令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下行预期有所减弱;三是资金利率的上行,令流动性对债券形成的支撑作用减弱,其中同业存单利率上行,除了资金利率上行带动之外,亦有整改要求导致需求约束的原因。

  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和基金客户习惯于“追涨杀跌”,从而出现羊群效应。明明债券研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个人投资者由于金融知识的相对有限和出于追涨杀跌的心理本能,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忍受度较差,容易引发赎回行为,机构投资者往往迫于压力不得不跟随赎回。当理财和基金抛售压力较大时,又会引发市场继续调整,继而进一步影响净值,继续引发赎回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从理财产品开放赎回的角度看,银行理财造成的流动性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国盛固收杨业伟团队认为,未来一两个月并非银行理财到期高峰。目前银行理财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在11月、12月合计到期3382只,超过今年4、5月份到期数量。但是根据11月14日统计的理财净值状况,在破净的封闭式静止型理财产品中,11月和12月分别有16个和21个到期。破净产品到期数量占比并不多,短期内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可能不大;从理财负债端来看,或许存在一定压力,但总体有限,负反馈程度难超3月水平。

  国君固收唐元懋认为,随着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子由债市的“稳定器”变成了“放大器”。同时,此轮赎回更多由于债市回调产生的债基类产品赎回,赎回资金并不会大规模流出债市,利率回调下配置盘仍有增量资金支持,理财子可能再次发挥出债市“稳定器”的作用。

理财子齐发公告 建议投资者多些耐心

  面对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带来的风险和产品赎回压力,已有包括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建信理财在内的18家理财子公司纷纷发声向投资者致歉及解释原因,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的同时也表达出对未来理财市场回暖态势的信心。

  发声理财子公司一致认为,预计市场将回归到理性水平,产品净值将重归增长,建议广大投资者对市场波动多些耐心。

  兴银理财在微信公众号中从政策原因、市场原因、资金原因、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本次市场调整的原因,并对投资者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展望后市,兴银理财认为债券市场经过风险快速释放,继续调整压力有限,已经初步具备了配置价值,若后续债市流动性压力加大,央行可能有较大的动力释放流动性、维护利率市场平稳。

  招银理财则表示,该公司产品流动性资产比例显著高于监管规定水平,产品组合资产变现能力、流动性管理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兑付有充足的保障。

  中邮理财表示,11月17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1230亿资金,当日债市情绪有了明显企稳,相信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净值回归。

  意见领袖专栏作家李利明认为,资管新规之后,面对打破刚兑对的现实,本次波动影响到了R2风险等级的投资者,可以说直接影响到理财子公司最主要的客户群体和最核心的产品类型。面对这样的挑战,理财子公司除了提升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之外,其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对投资者教育与消费者保护工作显然也仍需提升。

  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银行理财行业需要更加注重探索与创新,结合客户的多元投资需求,拓展底层资产范围,在主题产品、权益投资、资产配置、跨境投资、另类投资等方面发力,为投资者提供品类更丰富、风险收益特征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投资者应保持良好心态、理性布局

  本次银行理财、债基等产品等大面积亏损引发了大批投资者的担忧情绪,说好的“稳健理财”不稳了,甚至本金都有可能随时蒸发,这无疑给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

  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郭树清提到,“我们也持续关注到,现在个人投资者可选择的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同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很好地把握收益和风险的平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宣扬‘保本高收益’‘低风险高收益’肯定都是金融诈骗。我们要持之以恒、不厌其烦地开展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时刻警惕高息诱惑,避免上当受骗,以理性投资收获合理回报,增加更多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那么,投资者应如何应对理财产品有可能出现亏损的事实呢?

  意见领袖专栏作家莫开伟表示,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对自己的投资理财行为负责,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客观理性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带来的收益与损失。

  莫开伟建议,首先,投资者应正确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要适应打破刚兑这个客观现实;其次,正确决定投资产品种类,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切忌好高骛远;再次,做好足够心理准备,在经济下行周期,加强投资专业知识学习,打好投资“组合拳”。

  “正视理财产品投资存在的风险。更应理解银行理财新规之下,银行理财产品亏损是很正常之事,也将是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常态,投资者要保持淡定的心态,理性对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价值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莫开伟进一步表示。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

股票

MORE>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